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8:25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一直是我国各项建设的中心,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他各项建设的发展状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理性的对待这样的双重局面。经济建设既应重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同时也应加强对党在历史上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吸收利用。抗日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在面临“内贫外困”的双重困境之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总结其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论文首先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建设的依据。经济建设依据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观依据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边区人民的渴求,客观依据是进入抗战以后边区的实际经济状况与抗日战争的需要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论文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分析了经济建设不同阶段的方针,重点从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方面论述了经济建设的开展过程,并从完善经济法律体系、重视经济人才的培养与完善、加强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保障措施。论文重点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经济建设的成就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工业体系从无到有、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和金融事业稳步推进这几个方面。二是社会面貌逐步改善,主要体现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意识得到更新和社会风俗有所改善等方面。三是对长期抗战的有力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和物力两方面的支持。最后,论文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提出经济建设要以正确的路线方针为指导,必须突出中心并且合理设定目标,必须与其他各项建设相协调。对深入理解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经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65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0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3
  • (二) 研究的现状13-18
  • (三)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18
  • (四)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18-20
  • 一、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依据20-26
  • (一) 主观依据20-22
  • 1、党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20-21
  • 2、陕甘宁边区人民的渴求21-22
  • (二) 客观依据22-26
  • 1、陕甘宁边区面临的现实状况22-24
  • 2、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需要24-26
  • 二、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实践26-41
  • (一) 经济建设的主要方针26-28
  • 1、“力争外援、休养民力”的方针(1937年—1940年)26-27
  • 2、“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1940年底—1945年)27-28
  • (二) 经济建设的开展28-36
  • 1、农业建设28-31
  • 2、工业建设31-34
  • 3、商贸建设34-35
  • 4、金融建设35-36
  • (三) 经济建设的保障36-41
  • 1、完善经济法律体系36-37
  • 2、重视运用、培养经济人才37-39
  • 3、加强宣传工作39-41
  • 三、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成就41-51
  • (一) 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高41-45
  • 1、农业生产大大发展41-42
  • 2、工业体系从无到有42-44
  • 3、商业贸易日趋繁荣44
  • 4、金融事业稳步推进44-45
  • (二) 社会面貌逐步改善45-48
  • 1、物质生活水平提高45-47
  • 2、社会意识得到更新47-48
  • 3、社会风俗有所改善48
  • (三) 对长期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48-51
  • 1、人力支持49
  • 2、物力支持49-51
  • 四、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51-60
  • (一) 经济建设必须以正确的路线方针为指导51-54
  • 1、实事求是——经济建设的思想路线保证51-53
  • 2、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53-54
  • (二) 经济建设必须突出中心,合理设定目标54-57
  • 1、以解决经济现实问题为中心,注重经济的稳步发展54-55
  • 2、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5-57
  • (三) 经济建设必须与其他各项建设相协调57-60
  • 1、正确处理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加强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57-58
  • 2、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58-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芳;毛泽东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述评[J];党史文苑;2005年04期

2 付娟;;抗日根据地的金融稳定政策[J];党史文苑;2009年10期

3 严艳,吴宏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4 高化;略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1995年06期

5 黄正林,阎庆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运输业[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6期

6 王顺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7 闫庆生;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8 郭凌;试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9 俞良早;;毛泽东关于抗日根据地发展经济的思想[J];理论学刊;2006年10期

10 王连生;任弼时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9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