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十年直隶小学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0:09

  本文关键词:清末十年直隶小学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清末十年间有许多救国方案,但救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要落实到占人口大多数的民众之上,把塑造国民与救国这两个层面联系起来,注重民众,启蒙民众,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国民,便成了当务之急,首选之事。 直隶的小学教育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全国小学教育的“样板工程”,,这离不开主政者们思想的时代性与教育政策的可操作性。主政者袁世凯、严修等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普及小学教育,并且开创了许多兴学举措;直隶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直隶地区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由于中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国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清末直隶小学发展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
【关键词】:新国民 直隶小学教育 运作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57;G629.29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导言7-11
  • 一、选题缘起7
  • 二、学术史回顾7-8
  • 三、材料与方法8
  • 四、写作大纲8-11
  • 第一章 小学教育的产生11-22
  • 第一节 历史的选择:小学教育11-15
  • 一 新国民的产生11-12
  • 二 清末教育的新气象12-15
  • 第二节 主政者们的教育主张15-18
  • 一 袁世凯的教育主张15-17
  • 二 严修的教育主张17-18
  • 第三节 直隶小学堂的涌现18-22
  • 第二章 培养师资与招募学生22-31
  • 第一节 小学师资的培养22-28
  • 第二节 小学生的招募28-31
  • 第三章 教科书及其教学方法31-37
  • 第一节 教科书的使用31-33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创新33-37
  • 第四章 教育机构与教育经费37-46
  • 第一节 直隶小学教育学制37
  • 第二节 直隶小学教育机构37-40
  • 第三节 资金的筹集40-46
  • 结语46-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利果;清末十年河南新式小学堂研究(1901-1911)[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代兵;清末民初东北的小学教育(1905-1918)[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君;地方教育会嬗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紫娟;20世纪初叶邢台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清末十年直隶小学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3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