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5 18:13

  本文关键词:清代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蒙文档案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年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若干问题研究

陈富玉  

【摘要】: 近代内蒙古历史上移民问题贯穿着整个社会变迁,移民的存在对清代内蒙古社会经济结构、民族构成、生态环境等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移民史不仅对清代以来阿拉善蒙古地区社会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把握内蒙古移民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档案馆藏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蒙、汉文历史档案较为系统地展现了该地区的移民活动。本文主要根据这一部分遗留性档案与调查报告,并结合清代相关文献资料对清代阿拉善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形成、清朝政府及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扎萨克对汉族移民的管理以及汉族移民对该地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从而探讨该旗移民历史,并通过以移民活动为焦点试图揭示近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社会历史变迁的原因。 全文由序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构成。序言中交待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前人研究状况、相关史料、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档案馆藏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有关汉族移民蒙文档案概况及其史料价值,并列出文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档案目录,同时交待了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与汉地之间的边界概况。第二部分论述了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的形成过程,其中包括移民来源、形成原因等。第三部分探讨了清政府与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扎萨克对汉族移民的管理状况,着重探讨了档案中所反映的宁夏理事司员对该旗的管理之起始时间与具体管理措施以及与旗扎萨克联合管理等情况。第四部分论述了汉族移民对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6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11
  • 二、前人研究状况与史料介绍11-14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5
  • 四、论文结构15-16
  • 一、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与汉地边界及有关汉族移民档案16-25
  • (一) 清代阿拉善和硕额鲁特特旗与汉地之间边界概况16-20
  • 附图1:“大清-统舆图”中绘制的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与宁夏边界19-20
  • 附图2:《阿拉善全旗三十六个巴格及周围界牌之全图》20
  • (二)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相关汉族移民档案概述20-25
  • 二、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的形成25-43
  • (一)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的来源25-27
  • (二) 汉族移民进入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的原因及途径27-40
  • 附图3:移民传教进入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的主要开垦地区40
  • 小结40-43
  • 三、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的管理43-67
  • (一) 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境内民人的基本管理43-49
  • (二) 蒙古、民人交涉案件的审理49-62
  • (三) 汉族移民的投旗过程62-65
  • 小结65-67
  • 四、汉族移民对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带来的影响67-76
  • (一) 对阿拉善蒙古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影响67-71
  • (二) 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71-76
  • 结语76-79
  • 参考资料79-81
  • 附图4:汉族移民开垦的相关蒙文档案样本81-82
  • 附图5:"移民传教"的相关汉文档案样本82-83
  • 后记83-8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莎茹拉,苏德;1900年内蒙古西部的蒙旗教案[J];历史档案;2002年04期

    2 韩巍;;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咏梅;赵忠福;梁贞;;阿拉善盟地区沙尘暴变化及危害[J];内蒙古水利;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玉双;十八至二十世纪初东部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玉凤;段学敏;;消费文化下内蒙古奶制品传统制作技术的嬗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孔令彬;;陪房称谓考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胡日查;;清代汉族移民在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开发活动——以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为中心[J];蒙古史研究;2010年00期

    4 乌日汗;富玉;;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相关边界规定[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富玉;谢咏梅;;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汉族移民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宝喜;谢咏梅;;20世纪中叶扎赉特旗蒙古人北迁原因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赵玉蕙;;明代以来丰州滩地区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J];历史地理;2012年00期

    8 李大海;吴宏岐;;清末民初陕北天主教传播过程时空特征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日查;;清代汉族移民在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开发活动——以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为中心[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文美;翁牛特右翼郡王旗的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彧;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5 刘青瑜;近代以来天主教传教士在内蒙古的社会活动及其影响(1865-1950)[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张世满;晋蒙粮油故道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巧云;浮尘的发生规律及塔里木盆地浮尘对冬小麦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赵頔;清末民初老哈河流域农村经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兴安;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基督徒仪式音乐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道日娜;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财政相关问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宝喜;扎赉特旗蒙古人的北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幸福;清代察哈尔右翼四旗土地开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穆云鹏;清代理事同知制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查汗;论卫拉特贵族联姻策略[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阿丽;浅析清代晋商对蒙俄贸易的人员流动[D];山西大学;2011年

    10 林海萍;关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内蒙古地区基督宗教传播史若干问题的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革;耪青与社会流动——近代东蒙地区社会转型的过程透视[J];近代史研究;2002年05期

    2 王印焕;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概述[J];近代史研究;1999年04期

    3 冈洋树,晓克;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比丁册[J];蒙古学信息;1998年04期

    4 宝日吉根;清代的喀喇沁部与玛公旗──读史札记[J];蒙古学信息;1996年02期

    5 张植华;清代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概况[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Z1期

    6 沈斌华;近代内蒙古的人口及人口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乌兰少布;从宁夏与阿拉善纠纷看近代内蒙古的省旗矛盾[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8 王玉海;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蒙汉民族矛盾[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王玉海;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的地东[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卢明辉;从“走西口”、“闯关东”看清代内蒙古的农业、手工业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珠飒;清代内蒙古东三盟移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哈斯巴根;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萨茹拉;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周满亮;清乾隆时期喀喇沁右旗蒙文档案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斯琴;清代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蒙文档案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斯朝鲁,朝日格图;论和硕特部在统治青海时期的主要过失[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2 索南吉;;简述清初蒙古和硕特部对西藏七十五年的统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赵心愚;和硕特部南征康区及其对川滇边藏区的影响[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梁丽霞;17世纪前后和硕特与准噶尔关系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5 齐·布仁巴雅尔;固始汗与和硕特部(2)[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4年02期

    6 乌云毕力格;和硕特部西北游牧地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赵学东;;蒙古和硕特部统治西藏述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徐晓萍;论清初阿拉善和硕特部与清政府的关系[J];西北史地;1996年03期

    9 金峰;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10 牛海桢;李晓英;;简论清朝初年对青海蒙古的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日查;;清代汉族移民在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开发活动——以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为中心[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2 马大正;汪玉明;由道布;;新疆和硕特蒙古札萨克印考述[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金峰;;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4 羋一之;;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5 卢明辉;;论近代蒙古社会状况及清末“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6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7 才项多杰;;青海拉安藏族部落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概述[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8 朝格满都拉;;蒙古地区山祭与社会变迁——以若干典型的山祭为例[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9 张岱玉;;元代蒙古地区行中书省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10 金峰;;中期四卫拉特联盟[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强;[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斯琴夫;[N];柴达木报;2010年

    3 李万钰;[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吐娜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陈庆英;[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华静;[N];西部时报;2011年

    7 南巧民;[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燕;[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9 胡希英;[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世满;[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汪澎澜;俄债、垦荒、叛乱——三大事件评乌泰[D];吉林大学;2010年

    3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李金轲;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白玉荣;“五传”比较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乌云毕力格;论《苏布喜地》及其对蒙古箴言诗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梅花;<阿萨拉格齐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邓建新;二世、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与文化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富玉;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晓凯;清代蒙古地区司法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吕文利;清代蒙古票照制度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宋思妮;从吴禄贞《经营蒙古条议》看清末东蒙古地区的新政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敏;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宗教传播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启戈;晚清归绥地区移民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费小莲;清朝对蒙古立法中“顺俗而治”问题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仁青;论呼图克图制度对青海地区民族、宗教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塔娜;内蒙古席力图召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白希竹;从固始汗到拉藏汗[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蒙文档案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2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