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匈奴、鲜卑牌饰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7:18

  本文关键词:匈奴、鲜卑牌饰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北方位于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条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游牧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的共性,历史上曾先后崛起过众多强悍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乃至整个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历史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匈奴、鲜卑就是杰出代表。本文试着以匈奴和鲜卑牌饰为主题。当然匈奴牌饰里面包括着具有明确族属的匈奴牌饰和具有匈奴风格的牌饰,鲜卑牌饰里面也包括着具有明确族属的鲜卑牌饰、以及具有匈奴风格的牌饰和具有鲜卑风格的牌饰。本文试着以此为切入点,以科学发掘的金属牌饰资料为主,以传世的金属牌饰为辅助材料,运用类型学方法,区分金属牌饰的型式,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轨迹,探讨它们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匈奴牌饰研究范围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秦初)至公元1世纪中叶(东汉早中期)。按照纹饰的表现形式分为:个体动物纹牌饰、对称动物纹牌饰、动物搏斗纹牌饰、人或动物活动纹牌饰、动物后蹄翻转纹牌饰、几何图形纹牌饰和怪兽袭击动物纹牌饰共七大类。本文重点介绍匈奴牌饰里面的鹰头变形龙身怪兽——草原格里芬和当时的匈奴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鲜卑牌饰的研究范围为公元1世纪至公元6世纪,大量流行的时间大概在公元1世纪到5世纪。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吸收汉文化,草原文化逐渐被遗弃,但是在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发现。按照纹饰的表现形式分为:个体动物纹牌饰、对称动物纹牌饰、群体动物纹牌饰、神兽动物纹牌饰共四大类。文中重点讨论牌饰里面的有翼神兽、双马神。同时文中重点也探讨了中亚、西亚、中原文化和匈奴部落、鲜卑部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以及牌饰的发展脉络直到退出历史的舞台。
【关键词】:匈奴牌饰 鲜卑牌饰 格里芬 有翼神兽 双马神 意识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0
  • 2 匈奴、鲜卑牌饰的研究史及研究状况10-16
  • 2.1 匈奴牌饰的出土及研究状况10-13
  • 2.2 鲜卑牌饰的出土及研究状况13-16
  • 3 主要考古材料及相关问题16-18
  • 3.1 主要考古材料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3 本文所用考古材料的局限性17-18
  • 4 匈奴牌饰的装饰图案分析18-42
  • 4.1 个体动物纹牌饰18-20
  • 4.2 对称动物纹牌饰20-22
  • 4.3 动物搏斗纹牌饰22-23
  • 4.4 人物或动物活动纹牌饰23-25
  • 4.5 动物后蹄翻转纹牌饰25-27
  • 4.6 几何图形纹牌饰27-30
  • 4.7 合体动物纹牌饰30-33
  • 4.8 鹰头变形龙身怪兽——草原格里芬33-36
  • 4.9 重叠双马纹36-37
  • 4.10 匈奴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37-42
  • 5 鲜卑牌饰的装饰图案分析42-58
  • 5.1 个体动物纹牌饰42-43
  • 5.2 对称动物纹牌饰43-44
  • 5.3 群体动物纹44-46
  • 5.4 神兽纹牌饰46-49
  • 5.5 有翼神兽49-55
  • 5.6 鲜卑部落的鹿文化及审美艺术与特征55-58
  • 6 匈奴 鲜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老的双马神58-64
  • 7 匈奴 鲜卑牌饰纹饰所蕴含的意义及影响64-69
  •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3
  • 致谢7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敏丽;;藏传佛教的社会功能[J];攀登;2010年05期

2 张国硕;试论郑州商都的年代[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3 张鹏飞;;论中华“龙文化”信仰标识的生命勃兴[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鲍红凌;;草原动物纹饰牌的审美特征浅析——以鄂尔多斯动物纹饰牌为依据分析其审美特征[J];前沿;2009年01期

5 陈改桃;;从草原文化“天人合一”内涵的变迁观草原生态的维护——以蒙古族那达慕为例[J];前沿;2009年08期

6 赵新;;先秦神话传说的精神走向——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解答[J];前沿;2012年11期

7 屠凯;;对伊·康德“永久和平”理念的批判研究——以及“天理民彝”:汉语文明构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可能[J];清华法治论衡;2006年01期

8 孟达来;古代北方民族的变迁与阿尔泰诸语族的早期接触[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9 廖杨;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起源的主要特征——北方古代游牧民族宗法文化研究之一[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10 吕变庭;艾蓉;;“青唐羌”冶铁技术在宋代的发展和传播[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310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10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