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青州地域历史价值_《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16 13:15

  本文关键词:青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青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

孙国翠  

【摘要】:当前城市规模快速扩展、旧城改造升级与老城区保护之间矛盾日趋严重,如何在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升级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老城区,并最大限度的保留地域文脉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 本论文立足于青州城市实际情况,找寻对旧城区进行合理化保护和开发的方式,既满足城市的规模扩大和旧城升级的目的,又能尽最大限度的保护青州作为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使城市健康的发展。 首先,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会对城市升级和扩张提出新的要求,既然社会进步是必然的,那么旧城区改造升级是大势所趋,青州也不例外。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追寻更加便利的生活,优雅的环境和现代化的新城市,青州老城区配套设施不完备,当地文化特色无法在新时代得以体现和发展,无法满足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这些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所以对青州进行现代化城市升级建设是合理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矛盾凸显,青州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千篇一律的旧城改造势必会影响青州历史文化价值,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青州作为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极高的城市,尤其是老城区。青州具有自己独有的城市价值、风俗习惯、古城风貌、宗教习俗,旧城区具有大量古建筑,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行开发?如何进行改造?这两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对古城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再认识,对现有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古城文化价值进行详细研究,对可能产生的文化遗产破坏进行了评估,提出改造过程中的重点注意事项,提出措施以预防或降低破坏,最大限度的进行古城文化保护,凸显城市文化个性。 最后通过对青州具体城市的评价和定位,总结旧城改造、新城扩张过程中的实施策略,以及旧城改造的合理、优秀经验。论文详细阐述如何在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文化价值、城市原有风貌民俗的基础上,将新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座具有传统府城特征的历史古城、古青州历史文化的载体、鲁中地区的文化民俗旅游枢纽城市。并通过对青州城修复建设的准确定位,提出了古城保护与修复建设时序规划与实施策略,为其他古城改造案例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城市布局规划与古城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展开更加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辉;邵士国;;旧城改造的几个问题——基于政府视角的认识[J];规划师;2008年02期

2 熊向宁;;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J];规划师;2008年12期

3 刘柱;;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旧城改造[J];广东科技;2009年16期

4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5 郭红霞;;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6 李伦亮;中国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7 曹堪宏;刘会平;黄洁峰;刘江龙;梁红梅;;广州市旧城改造模式研究——以越秀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罗扬伟;;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08期

9 梁航琳;杨昌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观[J];建筑师;2006年02期

10 刘西耀;丁欣;韦海余;;新时期下旧城改造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晓渝;中国古城墙保护探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2 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定量评价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3 林云;刘庆;;以洛带古镇为例谈古镇规划过程中的遗产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4 蔚芝炳;旧城整合进程中的大规模改造与小规模更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新华;;保护传统 发扬特色——提高名城传统建筑文化品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桂林;蔚芝炳;;脱离对立,走向和谐——浅谈面临快速发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胡厚国;;安徽省黟县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8 刘玉宝;;发展——地域性建筑的生命线[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9 张烨;;合肥市城市更新模式初探[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10 易纯;谢宏坤;吕文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创新研究——以国家名镇绥宁寨市为例[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刘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陈辉;刘松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艺术性与原真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田长青;任继鑫;;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体系”建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史学民;李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以开封市中山路商业街街景文化艺术研究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王渊;金雯;;南浔古镇中西合璧式园林之研究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8 陈谦;郭兴华;毕晓莉;;甘肃省青城镇保护研究初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9 施德法;黄扬飞;吴建华;夏建中;;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宏伟;阙龙开;;论西藏江孜古街区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吴娅丹;空间形塑与日常生活实践:汉口内城社会生态及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明术;近现代武汉水运对城市空间演变影响规律研究(1861年-2009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倩;浚县老城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鑫;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古村镇旅游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春瑜;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旅游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楠;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杨红;基于旅游开发理念的伯延古镇保护与传承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陆小华;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罗志超;广州荔湾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廖源;杭州市中山南路历史街区综合保护及其使用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宏;再现北京古都风貌—明城墙遗址公园亮相[J];北京房地产;2002年11期

2 瞿宛林;;“存”与“废”的抉择——北京城墙存废争论下的民众反应[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曹世瑞;;北京城墙拆除始末[J];百科知识;2006年01期

4 汤羽扬;;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科学与动态保护观[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5 黄慧英,杨国庆,朱明;古城墙:南京历史与文化的印记[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江高章;重塑古城新形象——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建设[J];长江建设;1998年03期

7 谭博文;刘畅;;世界遗产为何年年塌方?[J];中华建设;2006年03期

8 杜春兰,陈静;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及通远楼设计谈[J];重庆建筑;2005年05期

9 蒋琛,翟宝辉;城市特色创造与历史文化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4期

10 边宝莲;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舟;;从雷峰塔的重建谈历史建筑的复原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张凯莉;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登红;西安明城护城河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周兴寿;厦门历史风貌保护工程南薰楼的加固改造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周俊玲;明南京城墙与西安城墙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宁倩;荆州城墙古代城防设施研究及实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冷婕;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与修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覃小燕;城市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手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黄建涛;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枢;英国古城保护的立法过程、保护内容及其保护方式[J];北京规划建设;1999年02期

2 韩骥;西安古城保护[J];建筑学报;1982年10期

3 谭颖;古城保护实践的系统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9期

4 王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6期

5 马进;顾霖霞;;苏州:全方位多层次系统保护古城[J];城乡建设;2007年11期

6 刘佳宁;咸国丰;;儒家思想给予古城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启迪[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7 张燕玲;汪民;;景德镇浮梁古城保护与文脉延续[J];小城镇建设;2006年06期

8 王晋芳;;太谷古城保护的策略和整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0年17期

9 徐海清 ,彭寒梅;洛阳城市规划建设和古城保护——访洛阳市副市长窦祖皖[J];城市规划;1989年02期

10 程俊虎;齐君;;祁县古城保护研究浅论[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俊卿;高文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河北省广府古城保护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伟;李冬宇;郭泽民;;历史文脉在这里延续——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程[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4 郭守印;;积极保护 有机更新——聊城古城保护与整治途径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钟明芳;柳肃;;湘西黔城古城及古建筑特色与保护利用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映辉;;因素分析法在长沙古城建筑高度控制中的应用[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7 施国俊;;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8 岳育章;;《关于古城保护与复兴》——深圳大鹏所城的复兴之梦[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伍国正;;古城形态及其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与综合性特征——永州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朱钰华;;世界遗产地——苏州的古城保护与城市旅游开发[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树;[N];大同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戴丽丽;[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锦华;[N];大同日报;2011年

6 张志丽;[N];晋中日报;2011年

7 记者 何瑞琳;[N];扬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孙海洲 实习生 秦延晓;[N];洛阳日报;2010年

10 王斐 佳子文;[N];扬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桅;发展的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木永跃;民族文化遗产管理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何依;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傅玉兰;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贺君;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张术平;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阎宏斌;洛阳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榆林古城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谭祺;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小凡;潮州古城发展演变及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6 王凯;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锦华;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伟;适宜的古城健康发展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琳;榆林古城空间格局演化与发展引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明春;云南丽江大研古城的空间解析与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青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6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