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浅论做活扬州的水文章

发布时间:2016-09-21 14:06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以扬州城市水景营造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水文化

浅论做活扬州的水文章

浅论做活扬州的"水"文章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汪浩, WANG Hao

扬州教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2007,11(4)0次

参考文献(4条)

1.赵苇航.徐惟清.孙建成 扬州旅游文化 2003

2.王景慧.阮仪三.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19993.胡明 扬州文化概观 1993

4.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 环境保护概论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宋立.邱小樱 旅游城市水文化品牌形象策划与创意——以"水韵扬州"为实例 -商场现代化2008(1)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如何系统打造"水韵扬州"的旅游品牌来推动扬州城市的发展,从而拓展我国"水文化"城市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的核心性问题.我们应理清城区河道的地理性概念、城区水资源的研究及利用状况,从整合品牌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城区内河道整治工程,从而深度打造城区内"水文化"旅游品牌.

2.学位论文 吴涛 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以扬州城市水景营造为例 2007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代如何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历史遗留的宝贵经验,将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是摆在城市建设者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区景观营造对于展示城市特色、强化名城风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地带的景观设计与营造是当今城市建设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诸如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 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历史城市的滨水区研究主要以滨水区复兴的再开发为主,而我国的滨水区大多是以滨水区的开发为主,国外的成功经验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营造的现状分析入手,确定了以扬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此类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有价值的景观要素。试图最终得出一套能够凸现以扬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 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扬州便有“水城”、“运河城”之称。扬州城与水环境密不可分,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区属淮河流域,区域性的京杭运河及古运河贯穿其中,同时内部河道水网众多,滨水类型多样,对水域景观类型、水文化、滨水空间的历史文化特色的研究,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扬州滨水景观的前提。(其最大的特色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水网城市格局,扬州的古城区以及扬州城市的形成都与水密不可分。删去)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扬州和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滨水资源的利用,解决这一矛盾,便摆在了城市决策者和大众的面前。

本论文以扬州最大的特色——古城和水为着眼点,从扬州古城滨水景观的历史演进的格局及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入手,选取扬州滨水区景观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首先着重分析了扬州古城的的历史沿革与滨水景观的历史特色,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扬州现状的滨水景观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分别从水文化与水景观的关系、滨水景观类型、滨水景观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扬州滨水景观的特色,找出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以此作为理论指导,研究分析了近年来扬州三个典型的滨水景观设计与营造的实践案例,即宋夹城湿地公园、京杭运河(江阳大桥——扬州大桥)段、古运河文化公园。对于这些案例文中进行了深入介绍与分析,最后总结了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具体的说,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1)扬州古城滨水景观的历史特色; (2)扬州水文化内涵及其在滨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3)扬州滨水景观类型及现状分析; (4)扬州城市总体滨水景观规划布局; (5)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 本文在大量图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于扬州滨水景观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对今后扬州乃至中国的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保护开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时间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一方面的探讨应该说是初步的,对于滨水景观如何结合城市的土地利用及表达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本文只做到了浅显地涉及;由于个人能力的不足,对文化内涵的发掘还达不到深度。对于提出的具有扬州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模式的探究还停留在表面,但是在古城区滨水滨水景观体系建设中引入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基本指导思想,这个思路应该成为相关部门的共识,并成为扬州古城区景观规划建设的基本目标。期望对具有扬州特色的水域景观营造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滨水景观设计和营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3.期刊论文 双传学.SHUANG Chuan-xue 扬州水文化刍议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

扬州水文化作为扬州文化中个性最鲜明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动态性、人文性、生态性、开放性、商业性、民俗性等特征,表现为运河文化、诗词文化、园林文化、治水文化、休闲文化、建筑文化等形态.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必须注重水文化保护、修复、创新和利用,实施水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打造东方水城,使传统水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熠熠生辉.

4.期刊论文 李金宇 试析扬州园林的北方风格 -中国园林2004,20(12)

扬州园林有"北雄南秀"的风格,北雄的风格表现在山水园具有北方气象,宅园的早园水作,建筑的尺度大和色彩鲜艳.究其原因有皇族官家园林的沿革、帝王的多次抵扬以及古代便利的水陆交通.当然,扬州园林的风格,有时是很难明确区分是南是北,应该说二者已在融会后有了创新.扬州园林是雄伟中寓明秀,是健笔写柔情,是自成一格的

5.期刊论文 赵非.ZHAO Fei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扬州生活之主旋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

扬州期问杜牧并未一味地沉迷在胭脂柳巷,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有关藩镇问题的文章恰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这一时期的一些诗作也反映出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并且扬州时期,杜牧开始研究兵法,这些都表明了杜牧感时忧国的本来面貌.忧国忧君、关注国家命运、为统治者出言献策是他扬州生活的主旋律.

6.期刊论文 孙萍 基于多重视角的扬州水旅游开发探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6)

水旅游是扬州旅游的生命线,扬州水旅游开发要加强空间整合,促进城乡水系旅游一体化发展.在开发扬州运河旅游的进程中要注重生态、遗产和旅游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以扬州城市水景营造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9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