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9 11:11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利用研究

唐小涛  

【摘要】:2006年,中央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旅游价值的农村景观,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协调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了近年经济、社会、旅游、建筑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从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的研究进程着手,针对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古村落保护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重点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核心内容为指导,从生产发展与古村落的产业发展,生活宽裕与古村落的民居生活,乡风文明与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村容整洁与古村落的环境整治,管理民主与古村落的管理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这五个方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在案例研究中,笔者基于对中国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板梁古村的实证调研,从产业发展、民居生活、乡风习俗、村容村貌及古村管理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给板梁古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同等重要。在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中,加大古村落传统建筑与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降低对古村落的破坏程度,同时利用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适当的开发其优势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422.6;K8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径探寻[J];创新;2007年06期

2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3 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4 谢国森;;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防灾博览;2007年06期

5 王杜春;;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金虹,A.Enard,R.Celaire;北方乡村生态屋设计实践[J];建筑学报;2005年09期

7 董欢;;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J];兰州学刊;2007年03期

8 付春;;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02期

9 郭秀伟;谷云凤;;解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J];农民致富之友;2007年09期

10 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孝通;[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晗;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丽茹;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吴瑕;山西省润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梦;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庄晓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与政府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陈江亚;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菡;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娅;赵炜;;成都古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胡茂川;张兴奇;马晓;;南京市内秦淮河河房的特征与保护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王威;;旅游开发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保护——以扬州“双东”街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4 游雪原;齐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问题探究——基于湖北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5 赖作莲;;韩国农民教育特征及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6 张彦丽;王峰;;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7 王颂;冯波;;河南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刘青霞故居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8 任俊卿;高文杰;高冉;;大同古城保护与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周毅;宗刚;赵子壮;;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张达;石云;;历史文化村镇水环境的保护研究——以湖南省靖港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伟;;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萍;李文娟;;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Rallying Social Capital for Better Historic Preservation[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宏伟;阙龙开;;论西藏江孜古街区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付娟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区划框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丽;闵雷;;旧城风貌区更新改造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对武汉老汉口滨江商业区复兴规划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启林;;韩国的农村教育和“新村运动”[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文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初探[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许辉;;南京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昭玖;周波;;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析[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兵;政府主导的乡村社区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威;寒冷地区农村住宅采暖能耗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周春艳;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适宜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牛锦红;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庆驰;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闫永亮;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王志勇;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金玉清;民勤县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及效益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7 范伟;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堕距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红;基于旅游开发理念的伯延古镇保护与传承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宋宁;文化自觉的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萧;商丘市睢阳区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忠;李静;;构建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7期

2 赵德起;吴云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政府角色定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汪梅;王利炯;;乡村景观的二元性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袁萍;赵敏娟;;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5 张燕;;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6 马正幼;;我国农民的闲暇生活现状与改善对策——基于闲暇阅读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7 谢维光;陈雄;;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8 陈美景;张义丰;陈甲全;李创新;;论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创新——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9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刘传松;董丙锋;;邳州市生态保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绍福;朱鹤健;;应用农产循环系统(APCS)技术 建设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以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建设为例[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2 张书荣;徐霞;徐立超;赵文;马巧丽;;发展生态农业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鲜明;[N];河南日报;2003年

2 徐联兴;[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剑斌;论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善和;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郑静;城市景观的量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贾会远;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关宇;观光农业理论及其在黑龙江省实践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立国;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春雨;西北地区生态家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7 萧玉瑜;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8 孙良辉;城市总体景观概念规划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瑞剑;曲阜市生态建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莉;城市景观规划在新城区建设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蔚;;谁来保护古村落[J];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10期

2 赖赋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J];领导科学;2006年03期

3 曾业松;;新农村建设——新的背景、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的举措[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4 ;探索新思路 培育新农民 树立新风尚 发展新文化 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04期

5 ;司法行政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J];中国司法;2006年03期

6 曾业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点——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重大思想现实问题(十三)[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7 沈仰佑;;建设新农村从“三最”着手[J];瞭望;2006年10期

8 翟景耀;齐海山;;别让“形象工程”侵蚀新农村[J];瞭望;2006年12期

9 姜作培;;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10 巴音朝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政策瞭望;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群整体保护策略——以苏州西山镇古村落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研究——以苏州市东山、西山镇古村落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其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4 薛炘;;新农村建设中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以云南省保山市为例[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丽;罗宏;;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能源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光;;以现代科技引领和支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杨子强;;正确处理六种关系 强化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连伟如;黄跃东;;新农村建设中科学用地的思考[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钟正洪;;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暨省农经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焕喜;;做好结合文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艳兴 沈洋;[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石关媚;[N];上饶日报;2006年

3 李敏;[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北京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 白四座;[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白四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白四座;[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毛梦溪;[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沈洋;[N];今日信息报;2006年

9 李思辉;[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李思辉;文物经不起 拆真建假的折腾[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马增明;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高明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庄岁林;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涛;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罗艳霞;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开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春然;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谌子益;新农村背景下古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5 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郑亮;湘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忠;大济古村落建筑环境艺术特征及保护和发展的思考[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张智启;古村落的认定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杜良钦;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松;夏浒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4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