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武冈古城介绍_《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9 11:33

  本文关键词:武冈古城人文景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12年

武冈古城人文景观研究

阳欢  

【摘要】:武冈古城自古就是湘西南军事重镇,素有黔巫要地之称,是国内至今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头城。自西汉筑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筑城史。期间,武冈古城曾被作为县、郡、州、府、路、军、侯国、藩国、市治所,甚至还被南明王朝当做复国都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该城留下了大量历史人文景观。然而,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让该城人文景观遭受了严重破坏,有逐步被淹没和消失的危险,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论文以武冈古城主要的人文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武冈古城人文景观研究现状:关于武冈古城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多数都是属于县志、州治、工作成果汇报之类的文献,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去介绍武冈的经济、人口、文化、近年取得的成就等,带有明显的为当政者歌功颂德的痕迹。武冈古城人文景观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此,论文依据设计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和思路,对武冈古城的历史人文景观进行系统的、较为深入的研究。 第二部分把武冈古城主要的人文景观素材分为防御设施型、官署建筑型、民用设施型、宗教建筑型、风景名胜型,对整个武冈古城及其周边的人文景观素材做了一次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其中防御设施型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城墙、护城河、炮台、城门等,具有保存较为完好、历史悠久、经历战事多、建筑水平高等人文景观特点和价值。官署建筑是武冈古城建筑中的精华和杰出代表,具有较高建筑水平和装饰水平,见证了武冈古城从汉代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变迁的一个缩影。民用设施型人文景观包括武冈古城内的一些民居、古井、古桥、古渡口、古街道等,这些设施种类繁多,与武冈古城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结合非常紧密,一直沿用至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武冈地区宗教发达,境内佛、道、儒三教并存,且相互渗透和影响,形成了武冈地区独特的宗教文化,与古城的其它人文景观价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整个中国的宗教系统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胜利寺建筑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被誉为海内72佛地之一;云山自秦代就有道教活动,是道家第六十九福地;武冈儒教建筑,以文庙为代表,自晋代陶侃主持修建以来,在海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名胜古迹型主要包括历史名人在武冈古城留下的印迹,武冈古城及其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与武冈地区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相关的一些景致;名胜古迹型人文景观是武冈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 第三部分分析了武冈古城的保护现状,认为武冈古城存在城内人口过多、用地规划不合理、交通状况差等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原则、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原则、保护历史城区的多样性原则、历史建筑分类保护整治原则、传统与现代相协调的原则。 武冈古城是武冈古代劳动人民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是武冈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期待有更多有识之士能够关注、喜爱、研究武冈古城,为保护和合理开发这座历史人文景观宝库贡献力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韡;;黟县西递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聚落空间的现代解读[J];安徽建筑;2006年01期

2 戴楚洲;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历史考述[J];武陵学刊;1997年04期

3 盛世兰;保护旅游景观质量的几个问题[J];创造;1997年05期

4 谭颖;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5期

5 朱瑾;徽州村落环境空间形态与构成秩序[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蒋小兮;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话语中的审美逻辑心理与理性文化传统[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7 张亚祥 ,刘磊;孔庙和学宫的建筑制度[J];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04期

8 钟晟;张军;;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9 汪光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J];旅游学刊;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湘东;湘西民族建筑布局和空间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别治明;开封古城结构形态延续性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仲军;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街区街道空间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中举;辜彬;张毅川;秦绪勇;;新乡市步行街户外广告牌景观评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2 张小东;吴继荣;潘爱丰;;河东新城特色营造途径之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梅小妹;苏剑鸣;;论风水思想对徽派园林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4 梁智尧;纪金皓;;试析人的基本需要对传统聚落风水选址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陈堂启;;论风水三大原则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6 王桂芹;;湘潭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7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8 牟凤云;张增祥;;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定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9 黄超;;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区控制规划浅析——以九华山佛光大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10 任俊英;吴江;;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吴庆洲;;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意匠发微[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3 张欣;刘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郭瑛琦;齐清文;姜莉莉;张岸;任建顺;王晓山;;城市形态信息图谱的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A];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洁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跃庭;甄峰;;城市尺度下的形态宜居性——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代伟国;;多山地区小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的生态效应[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王洋;;国内遗产旅游研究22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动态[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侯学钢;;和谐人居型新城区规划创新刍议[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弘涛;曾明颖;;四川历史文化名镇郭江解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景芝;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许晗;城市近邻工业园区域公路网规划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叶文艳;基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的园林植物数据库构建[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杜洋;山地住区规划中相关风水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丛晓元;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的邯郸城市街区更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莫世英;肇庆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祥;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房志勇;传统民居聚落的自然生态适应研究及启示[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文和,罗章;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4 孙绘;土家吊脚楼——封底介绍[J];长江建设;1995年03期

5 辛克靖;湘鄂西少数民族建筑艺术[J];长江建设;2000年05期

6 吴良镛,毛其智;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城市规划;1987年06期

7 吴良镛;系统的分析 统筹的战略——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8 齐康;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演化[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2期

9 谭颖;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5期

10 王基高;千姿百态的中国民居[J];城乡建设;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为才;[N];中国旅游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建力;解析与探讨四川地域性居住区空间结构与形态[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李凌岚;“城市经营”理念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赖曦凌;线型情感空间[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李进;湖北谷城老街历史地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问红光;中国古代建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赵志生;西安城市住区街道的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骥 ,关镇南;西安古城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82年02期

2 赵中枢;英国古城保护的立法过程、保护内容及其保护方式[J];北京规划建设;1999年02期

3 韩骥;西安古城保护[J];建筑学报;1982年10期

4 谭颖;古城保护实践的系统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9期

5 王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6期

6 黄毅;;古邑如皋展新貌——如皋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纪实[J];建筑与文化;2004年10期

7 刘佳宁;咸国丰;;儒家思想给予古城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启迪[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8 张燕玲;汪民;;景德镇浮梁古城保护与文脉延续[J];小城镇建设;2006年06期

9 王晋芳;;太谷古城保护的策略和整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0年17期

10 陆伟芳;;历史遗存与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英国约克的古城保护[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俊卿;高文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河北省广府古城保护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伟;李冬宇;郭泽民;;历史文脉在这里延续——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程[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4 郭守印;;积极保护 有机更新——聊城古城保护与整治途径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钟明芳;柳肃;;湘西黔城古城及古建筑特色与保护利用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映辉;;因素分析法在长沙古城建筑高度控制中的应用[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7 施国俊;;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8 岳育章;;《关于古城保护与复兴》——深圳大鹏所城的复兴之梦[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伍国正;;古城形态及其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与综合性特征——永州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朱钰华;;世界遗产地——苏州的古城保护与城市旅游开发[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树;[N];大同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戴丽丽;[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锦华;[N];大同日报;2011年

6 张志丽;[N];晋中日报;2011年

7 记者 余万芳;[N];绍兴日报;2008年

8 记者 何瑞琳;[N];扬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孙海洲 实习生 秦延晓;[N];洛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桅;发展的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3 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何依;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江波;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综合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10 高灵英;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塑造: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欢;武冈古城人文景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海波;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廖璐琼;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田野;榆林古城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谭祺;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7 陈小凡;潮州古城发展演变及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9 王凯;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锦华;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武冈古城人文景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7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e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