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

发布时间:2016-12-01 15:23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 投稿:邱屳屴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论文摘要:中外各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都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普遍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政府财力有限、城市中心地价昂贵导致更新费用高昂以…

社科纵横 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 保 障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 文 / 福 新 王提 要:作 为纪检监 察机 关,为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 观提供坚强有 力的政治保证是我们 义不容辞的责任 。必须充分认识 科学 发展观对反腐 倡廉建设 提 出的新要求 , 一…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导学案【目标导航】1.说出李贽和三大思想家主要观点。2.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概括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3.结合时代背景及他们的身世、经历,认识思想与时代的关系。【自主学习】[基础史实]一、 的反正统意识1.主张:提出“…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

论文摘要:中外各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都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普遍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政府财力有限、城市中心地价昂贵导致更新费用高昂以及城市自身强大的集聚力是几个主要的难题。探求适当的城市文化资源经营战略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上海新天地和苏州观前玄妙观地区成功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为例,提出了以城市经营实现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双重目标的基本原则。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资源;经营城市

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一方面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具有某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类关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的观念的转变——越来越趋向理性化,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正在逐步朝着互相促进的方向转化。在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寻求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一直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中国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O世纪8O年代以来,城市更新在中国城市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得到了应有的确认和重视,并且在城市规划、改造、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中,对各种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成为一个必要的主要的考量因素。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城市化进入全面加速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大中城市集聚的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大城市的郊区化进程开始启动;以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建设和旧城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 市现代化进程也全面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更新以及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日益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然而,与西方的城市更新相比,中国的城市更新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更大的复杂性。首先是背景和目标方面的差别,西方的城市更新是在过度郊区化导致城市中心出现严重的衰败和空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城市更新的目标是吸引人口返回城市中心,恢复城市中心的活力;而中国城市更新的背景是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中心地区的要素集聚力十分强大,同时郊区化进程才剐刚开始,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城市更新,其主要目的是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第二产业,为提升城市产业结构、改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政府财力和社会财力也十分有限。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涉及的居民迁居、城市设施改造、城市土地用途的改变等一系列更新内容,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这种成本往往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难以兼顾历史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要因素。第三,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太多,使得中国目前的城市普遍交织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具有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而这样的城市还必须面对着中国城市高速增长和快速变化的局面。城市的这种高速增长和快速变化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恰恰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这一冲击就更为直接和强烈。

具体而言,中国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环境与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一系列难题。首先,城市强大的集聚力和城市更新的矛盾很突出。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的初期,人口、劳动力、物质要素以及投资就业机会有着向城市中心地区高度集聚的内在趋势;而这种集聚与城市更新的目标往往是冲突的,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要素向城市中心地区的单向集聚,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更新的目标是保护、修复、更新、改造文化价值较高的历史文化遗存甚至整个历史地段或街区,为此,往往需要大量疏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企业。其次,城市土地的价格级差与城市更新的矛盾很突出。这一矛盾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尤为尖锐。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文化价值极高的历史文化遗存往往坐落于城市中人口最为密集、地价最为昂贵的中心地区,商业开发具有巨大的而

且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具有投资能力的开发商如果愿意参与这类地区的更新,经济效益是其主要的目标,这在那些单纯的城市商业中心地区,开发商的经济效益和城市更新的目标是能够统一的,至少可能达到相当程度的吻合;而历史文化遗存较为集中的城市地区的更新,从长远目标和根本目标看,也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从近期看,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所处地段的高昂地价,搬迁居民和企业所需支付的补偿金额也相应高昂,这些都使得这类城市或街区的更新难度更大。

第三,有限的政府财力和城市更新的矛盾很普遍。历史文化名城或街区的城市更新,由于其价值取向是以整体的、长远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短期内难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一般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而且需要政府进行直接的巨额投入,或者需要政府作出巨大的利益转让(例如对开发商给予各种税费的减免和优惠等)。然而,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还很低,城市政府的财力还十分有限,而历史文化名城急需更新改造的街区和建筑往往面广量大。加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四十年中,城市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或者虽有规划,但规划常常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随意变更,城市更新更是长期地处于被完全忽视的地位,许多文物古迹和文化资源几十年中一直缺乏应有的保护和利用,以至于城市更新的历史欠账越积越多。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更新的社会需求十分强烈,同时也十分迫切。因此,当今中国的城市需要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几年中偿还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和更新方面的历史欠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由此对城市政府财力带来的压力显然是相当沉重的。

然而,城市更新对于中国城市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历史文化名城或街区的城市更新显得更为紧迫。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是城市个性的载体,不仅对城市景观具有审美意义,而且具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保护历史街区和建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怀念,还可以从物质层面上延续城市的文化甚至生活本身。因此城市的旧建筑旧街区经常被视为是城市生活场景中不可中断的链节,城市的个性和历史感往往就依托在这一链节之中。

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环境是一种十分宝贵和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经营价值。在强调经营城市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开放。将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资源的经营结合起来,不失为一条有益并且有效的途径。其直接的效益往往来之于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业;其间接的效益可能更大,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是其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重要性还将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实践也一再说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科学的城市更新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最有力的助推器,而且,世界上历史文化资源保存最好、开发最好的城市,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例如伦敦、巴黎、维也纳。因此,寻求克服种种矛盾和困难,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或一般城市中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街区的城市更新提供条件,就显得十分迫切。

近年来,经营城市理念的提出,不仅为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严重的资金短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更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或街区的城市更新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在既有的关于经营城市问题的论述中,无论是基于理论层面的,还是基于实践层面的,关注的焦点多数单纯集中于对城市土地和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的商业化运作和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上,这种经营思路相对于过去城市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旧体制而言,是一个重大突破和进步。但是必须看到,这种思路如果运用失当,往往对历史文化名城或街区造成建设性破坏,对城市的文化资源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近来学界也开始注意到对城市文化资源经营的重要性。但从总体上看,有关经营城市的各种论述,对文化资源经营的对象、模式和体制还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这方面的实践在一些城市也还刚刚起步。

二、城市经营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经营尽管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已有了一些成

功的实践,显示出以经营促保护的良好前景。

“上海新天地”是以城市经营实现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双重目标的成功范例。“上海新天地”紧邻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海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纪念馆。解放前曾是法租界,主要建筑物是上海特有的石库门房屋,是一片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独特住宅建筑群,总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和许多城市的旧城区一样,这一地段也曾经是建筑陈旧,设施落后,交通和居住拥挤。境外开发商投资对这一地段进行了全面更新,环境和建筑的更新改造,依据的是国外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概念和整体规划思路。整个地段的更新工程分三期进行,已经建成的为一期,二期和三期还在建设之中。

经过更新的“上海新天地”,不仅完整保护了这一地段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有意义的是,这一地段的更新和环境改造不仅延续了优美的空间形态,而且延续和复苏了富有特色的海派城市文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激发了社会活力。现在新天地已经成为上海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新景点,是中外游客游览上海、体味海派文化的必游之地;这里的酒吧、咖啡馆和餐馆更是上海市民和在沪工作学习的国际人士主要的社交休闲场所。在一些国外的航空杂志上,也经常看到关于“新天地”的介绍文章。“上海新天地”成功开发,给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地段的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城市探寻一条既能传承民族、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又能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城市更新的方式和方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发。新天地成功更新的意义还在于它通过关注生活形态的更新与重建,促进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使得城市真正获得开发与更新。这是个与我国城市更新的旧有思维完全不同的更新项目,它所体现的观念进步是更为重要的。

苏州观前玄妙观地区的更新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这一地段的特点是重点文物古迹玄妙观恰好处于与苏州市最大的商业中心观前街的核心地段,即历史地段与商业中心是重合的,保护和开发经营之间的矛盾在这类地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苏州市对这一地段采取整体规划、分期改造,在具体运作上采取政府组织向社会招标募集资金的方式,既有效地解决了更新改造的资金问题,又有效地保护了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玄妙观,同时这一地段的商业价值又确保了投资商的利益。从经营方式和开发模式来看,它与上海新天地是全然不同的,但同样也是通过城市经营实现了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相统一的目标。

根据国内一些城市已有的成功范例,我们认为,以城市经营为途径,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必须确立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优先权原则,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破坏经证明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代价来筹措城市更新所需要的资金;在开发和经营条件不具备时,或者经营目标与历史文化保护有冲突时,必须确保历史文化保护的优先权。这一条需要在制度和城市管理立法上加以保证。城市更新本质上是一个多目标的社会工程,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则只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方面,城市经营又往往更多地着眼于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城市经营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由于城市发展中许多现室的经济、社会问题往往表现为更具有迫切性,这迫切性难免对历史文化保护造成挤压和排斥。因此、必须从制度上给予历史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优先权,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规范,才能避免建设性和经营性的破坏。第二,以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基础,城市更新和经营的运作方式和目标取向必须与市功能定位保持高度的协调。第三,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形态结构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开发经营必须具有相应的针对性,不应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上海新天地只是一种切合海派文化的更新、开发和保护模式,对于南京等历史悠久的古都,则应寻求切合古都风貌和文化传统的更新、开发和保护模式。第四,对城市文化资源的经营和开发,也应采用社会化的、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引进外资、向社会筹集民间资金,一些可以向社会开放的文物古迹经营权的出让等,,都可能是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模式,都应以首先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前提。

三、结语

在中国,无论是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都是一个长期的和历史的动态过程,其理念、理论、经验和方法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城市经营(经营城市)的方式来进行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实践也刚刚起步。但已有的实践表明,在理性原则和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城市经营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完全可能形成一种新型的良性关系:以经营促保护,这是一条积极的保护之路,有效的经营能够取得保护文物古迹和实现城市更新双赢的结果,消极的保护有可能反而使历史街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城市中历史文化遗存的命运就声明了这一点。同时,保护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论文摘要:中外各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都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普遍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政府财力有限、城市中心地价昂贵导致更新费用高昂以…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论文摘要:中外各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都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普遍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政府财力有限、城市中心地价昂贵导致更新费用高昂以…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论文摘要:中外各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都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识。然而,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普遍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政府财力有限、城市中心地价昂贵导致更新费用高昂以…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及其文化资源经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