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红”的文化探寻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1-18 11:54

  本文关键词:“中国红”的文化意蕴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师范大学》 2011年

“中国红”的文化探寻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田宜彩  

【摘要】:红色作为三原色之一,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青睐。很多人也都在各自不同都领域研究并剖析红色,结论是世界上那么多人偏爱红色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说到喜爱红色的人类种群,就不能不提到中国,不得不提到中国人。中国人喜爱红色是有目共睹的,这与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红色代表吉祥、代表热情、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是不可磨灭的。由于中国人对于红色的特殊情感,中国的国旗和国徽也是以红色作为主色调,所以红色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的“国色”,谓之“中国红”,仿佛那红色仅仅是属于中国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中也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地位,如今的中国无论从经济或是其他方面都已成为世界的焦点。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中国元素以它独有的魅力占据着人们的视线。“中国红”更是以其独有的魅力占据着人们的视线。 “中国红”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它的精神性和象征性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产。因为它的物理属性它广泛的应用于医学、交通等各个领域。它的传统文化特点更是今天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在节庆文化、婚嫁文化、建筑文化和艺术品依然能感受到中国红对现代人们不可替代的影响。 本文从“中国红”的概念范畴谈起,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中国红”在中国特殊地位的成因,并对“中国红”的色彩效应进行梳理分析,结合中西方对于“中国红”认识的区别与不同,探讨“中国红”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它的精神性和象征性。从中国红色的象征意义出发,对“中国红”在现代设计中渲染气氛、展现文化意境等方面的表现力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进行研究从精神性与象征性的角度,分析“中国红”如何在现代舞台上体现民族精神,真正发挥“国色”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5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红波;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色彩的叙事功能[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芳芳;“中国红”的文化意蕴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肖冰;浅谈网页艺术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巫建,王宏飞;形态观的衍变与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范劲松,安军;信息设计技术的理论与基础[J];包装工程;2002年04期

4 张杰;谈绿色包装艺术设计[J];包装工程;2003年06期

5 熊兴福,朱文卫;现代包装设计新理念体验设计[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6 郭锐,李龙生;设计创新思考[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7 黄亚南,何人可;马王堆汉墓日用漆器中的包装设计理念[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8 黄莓子,郑晓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基础性[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9 吴磊;基于非物质社会下产品设计用户界面研究[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10 郄建业;论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要素[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元;;创意产业视野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李磊;;现代家具设计:于传统中创新——“新”系列家具设计有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杨四宝;;科技推动产品设计走向绿色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赵璧;;视错觉折射出的产品语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葛俊杰;;基于产品设计创新理念的概念设计技术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姚善良;;有无相生·表形达意——论现代设计中的设计表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李洁;肖著强;;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动画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入公司制团队实训模式的动画艺术教学新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孙奕;孙延;;抽象色彩设计语言的可视化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2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杰锋;设计文明的事理研究方法[D];清华大学;2005年

4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6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7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海军;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张艺谋电影艺术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祁岩;设计艺术中的“格式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轶;中国艳俗艺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海海;产品识别设计策略[D];湖南大学;2003年

5 钱筠;平凡与超越[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瞿晓桦;图形传播在电视艺术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文明;消费者心理对家电产品设计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逯海勇;用于建筑环境色彩手段的分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9 金银;设计艺术学科的交叉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雷田;IT产品设计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健吾;先秦时期中国民间的色彩民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红波;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色彩的叙事功能[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汪光芜,闭理由;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4 陈立萍;试论现代设计中传统色彩的运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蔡芳;;试谈中国当代漆器艺术的兴衰[J];文教资料;2005年36期

6 王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年01期

7 刘子建,梁莉;论意境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J];装饰;200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卓;对现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看上海世博中国馆,透析中国元素——中国红[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6期

2 哈哈海豚;;逛街[J];国际服装动态;2006年10期

3 关键;张琳;;红歌之火 已成燎原——对“2007中国红歌会 放歌井冈山”总导演廖苏斌的一次专访[J];广告人;2007年06期

4 林媛;;中国红[J];诗探索;2008年04期

5 王有希;廖苏斌;;提升主流舆论影响力——“2008中国红歌会”的舆论学解读[J];声屏世界;2009年01期

6 王有希;;在主流舆论中提升影响力——“2008中国红歌会”的舆论学解读[J];当代江西;2009年01期

7 李增敏;姚亚鹏;;那些让我感动的“中国红”[J];河南教育(下旬);2010年10期

8 陈道生;;永远的红歌 永久的魅力[J];声屏世界;2010年11期

9 彭凌飞;;追寻服饰艺术的“中国红”[J];美术界;2011年01期

10 王有希;王可丰;;在主流舆论中提升影响力——“2008中国红歌会”的舆论学解读[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岩;吕淑梅;;论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2 丘斌;;弹拨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和弦关于现代设计中的传统艺术特性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港霞;;中国红,我们的色彩[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朱诗顺;李玉兰;骆素君;朱道伟;张勇;郑荣才;;现代设计方法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复雪;;中国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6 张广泽;聂倩;;从传统色彩观析当代设计中的中国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吕勤智;;设计中的“大环境意识”观探究[A];新形势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燕翎;;关于现代设计中传统境域的思考[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欧阳安;;论科技因素对设计审美的影响[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10 施浒立;赵彦;;误差设计新理念与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吉明亮;[N];金华日报;2007年

3 周龙;[N];光明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蒋林昆 记者 熊明;[N];云南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彭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谭嘉;[N];健康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阳;[N];湖南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陈奇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余孝忠 曾曦;[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品秀;现代西方审美意识与室内设计风格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韩慧君;论西方现代设计中的人文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3 巫濛;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吴宏;弹丸膛内外运动及其对射击精度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周博;行动的乌托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孙海燕;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7 李玲;20世纪早期中国消费特性与现代设计的发生[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海军;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包文斌;中国家鸡和红色原鸡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牟介刚;离心泵现代设计方法研究和工程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芳;“中国红”的文化意蕴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亮;中国红传统元素特质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视觉活力[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宜彩;“中国红”的文化探寻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云;“中国红”在服饰视觉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卫丽;民间织物的继承与发展[D];青岛大学;2005年

6 吕欣;传统造物观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5年

7 殷玲玲;传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7年

8 梁丽伟;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荣国;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视觉设计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徐华颖;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发展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红”的文化意蕴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