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代的夺情

发布时间:2017-04-20 01:02

  本文关键词:明代的夺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道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伦理基础,文官的丁忧之制即是其中之表现。夺情是丁忧制度中的特殊情况,是针对遭逢亲丧无法守制的权变方式。由于国事需要或皇帝倚重,官员遭逢亲丧,“夺其哀情”,令其不必守制继续任职。明代存在为数众多、情况各异的夺情事件,同时也存在许多围绕夺情产生的争议甚至政治争斗。在此,笔者以《明实录》为主要依据对明代的夺情总体情况如何、在各个时期有何突出特征、呈何种变化趋势及其产生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杨廷和与张居正两人突出的夺情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夺情事件中的政治文化内涵。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明代夺情态势分析,以通过对《明实录》中夺情事例的统计分析,将夺情官员分为中央肱股要臣、与军务有关的文臣、地方保奏之官、特殊职能官四个主要类型,分述各类型不同时期变化趋势。明代官员夺情现象总体上呈现出开国初少,永乐至成化间数量众多,弘治之后明显减少的趋势。第二部分探讨明代夺情态势的变迁及原因。夺情的态势随着明代各时期的现实与情势发生改变。洪武、建文朝,太祖提倡孝道,守制风气兴盛,故此时夺情现象少;永乐时由于成祖大开夺情起复之门,之后相袭成例,夺情事渐多;及宣德至天顺朝夺情之风已成,大小官员纷纷营求夺情;成化之后夺情渐少、守制益崇,夺情人数明显减少。夺情态势变迁的原因有言路对夺情事件的抨击、皇帝的意愿、夺情官员个人的意愿、明代各时期所面临的现实需要等,在这些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成了明代夺情态势的变迁。第三部分是夺情争议的代表性个案分析。执意守制以杨廷和为代表,营求夺情以张居正为代表。夺情事件虽围绕“忠孝”问题展开,却不尽出于“忠”和“孝”。杨廷和从现实情况出发坚持守制;张居正出于执掌权柄的考虑以及政敌的威胁营求夺情。然而,也不能排除“忠孝”价值观纯粹以现实利益的角度审视夺情问题,反对者不乏张居正的门人故交并非政敌,也不乏以身犯圣怒也要申忠孝之辨,正伦理纲常,以期匡扶世事之人,并非全出自私心。夺情事件是对士大夫“忠孝”、名利之间取舍的考量,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
【关键词】:丁忧 夺情 风气 言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2
  • 一、夺情的源起及概念9-10
  • 二、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明代夺情的态势12-23
  • 一、明代的丁忧制度12-15
  • (一) 奔丧手续13
  • (二) 服丧范围13-14
  • (三) 服丧官员类型14
  • (四) 关于夺情的限制14-15
  • 二、明代夺情官员的类型与特点15-23
  • (一) 中央肱股要臣15-16
  • (二) 与军务有关的文臣16-19
  • (三) 地方保奏之官19-21
  • (四) 特殊职能官21-23
  • 第二章 夺情态势变迁及原因探讨23-36
  • 一、夺情态势的变迁23-29
  • (一) 洪武、建文朝——守制初建23-24
  • (二) 永乐、洪熙——夺情之风始开24-25
  • (三) 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夺情之风已成25-27
  • (四) 成化之后——夺情之风渐靡、守制之风益崇27-29
  • 二、夺情态势变迁的原因29-36
  • (一) 言路的抨击29-33
  • 1、洪武至正德,振风裁而耻缄默29-31
  • 2、嘉靖之后,言路势张、恣为抨击31-33
  • (二) 其他原因33-36
  • 第三章 杨廷和与张居正夺情个案分析36-48
  • 一、杨廷和之执意守制36-40
  • 二、张居正之营求夺情40-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国华;;从“哀毁”到“匿丧”——论古代官员对丁忧态度的变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樊忠涛;;张居正夺情始末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赵克生;;明代丁忧制度述论[J];中国史研究;2007年02期

4 赵园;关于“士风”[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02期

5 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忠孝观念及其行为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周群;;论刘基以守道为核心的忠孝观[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明代的夺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7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