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唐时期“甘露降”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00:27
  两汉以降,祥瑞思想盛行。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甘露从一种自然现象,逐渐被古人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寓意。“甘露降”的出现代表着圣君在位、君贤臣良的政治局面,昭示着政通人和、太平盛世的社会风貌,还被视为人君受命于天、治政有方的有力证明。君主德至于天,则“甘露降”。天降甘露后,帝王的应对举措有改元、大赦与恩赐臣民等形式。这是皇帝“上承天命,下绥百姓”政治职责的具体体现,昭示其作为“天之子”对天降祥瑞后进行的政治回应。魏晋之后,甘露等祥瑞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甘露出现后,皇帝会将甘露示以群臣,并接受臣子献颂和表贺。唐中后期的“甘露之变”,即是李训等人以庆贺“甘露降”为名策划的除宦事件。计划失败后,“甘露降”现象自此从祥瑞转变为政治禁语,直到五代都罕为史书所提及。这种文本变化的背后,展示出古人对“甘露降”现象的记载,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背景。西汉时,“甘露降”的记载仅限于京师;东汉时,则开始有了甘露降于地方州郡的记录。这种变化,说明甘露从帝王的专属祥瑞,逐渐成为上天嘉奖地方官员德政的瑞应。太守和刺史等地方长官牧守一方时,广为教化、刑罚有据,因此政事修明,天降甘露以嘉其美政,这与圣王治国有方从而出现甘...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汉唐时期“甘露降”现象研究


《汉李翕黾池五瑞图》①汉唐时期,对“甘露降”现象比较集中的记载见于《宋书·符瑞志》《南齐书·祥

甘露,树木,地理,现象


汉唐时期“甘露降”现象研究20树,凝泫如冰雪,以示群臣。”①清末《舆论时事报图画》中有一幅《甘露降于桐木》图就是据此而绘。图中描绘出在中华殿的桐树下,有两人负手仰头查看树枝上的甘露,似是在勘验所降是否为“色浓甘,凝如脂”的真甘露,又或者是在观看天降甘露这一祥瑞现象。尽管在近代科学思想传播以来,甘露等祥瑞被视为迷信之事而加以批判,但其在历史时期所产生过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图1-2《甘露降于桐木》②对甘露降树木这一形式的认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甘露降”现象。汉唐时期,时人对甘露与树木之间的关系应有一定的共识,这在文人所作的甘露诗中也有所表达。如北齐邢卲《应诏甘露诗》曰:“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旍旗。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③隋江总《咏采甘露应诏诗》曰:“祥露晓氛氲,上林朝晃朗。千行珠树出,万叶琼枝长。”④树木,即是“甘露降”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三、“甘露降”的政治象征祥瑞应征正式进入古人的思维框架,是在西汉时董仲舒等人建立起新儒学体系,以天人感应理论附会人事之后。在此背景下,祥瑞思想开始盛行,天降祥瑞被当成是君主治国有道的象征,也是人君贤明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国家的治乱兴衰被打上了祥瑞的①(北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8《祥瑞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531页。②《舆论时事报图画》,1909年第23期,第6页。③(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98《祥瑞部上·甘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698页。④(唐)徐坚:《初学记》卷2《天部·露》,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35页。


本文编号:3274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74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