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文都桐城:明末清初的桐城士人与桐城社会

发布时间:2021-07-20 16:57
  桐城素来以“文都”之名享誉文坛,有清一代出现赫赫有名的桐城派。明末清初是桐城派崛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段,学界却对这一阶段的桐城士人关照不足,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明末清初的大变局时代背景之下,历经易代的桐城士人如何推动文都桐城的形成,从而影响到桐城学派的建构。晚明时期,由于政治的异动,社会出现了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局面,在这种推力下,桐城地方文化的发展趋于鼎盛。境内的文教事业也在此时开展,表现为社学、会馆等教学场所的崛起,同时也催生了邑内讲学论道的风气,促使深受儒学教导的桐城士人开始忧心时局,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时期的文事活动彰显了桐城文风的炽盛。易代之际,中央政权开始松动,地方也很难独享太平,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桐城在明末屡受兵火的侵扰。但是,士人在动乱中的表现极为活跃,开始关注自身的出处问题,因为保身、保家的顾虑使得士人的政治选择趋向复杂和曲折,虽然分化出不同的选择,但士人仍然关注着地方社会的治理活动,与官府积极合作,参与到治乱的过程,使得乡梓桐城得以保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桐城士人的内聚力。清初,历经战乱的桐城满目疮痍,士人开始参与桐城社会的重构活动。一方面,士人通过延续明末邑...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的厘清
第一章 晚明桐城社会
    一、文教昌盛
    二、讲学论道
    三、忧心政局
第二章 易代动乱
    一、异乱并起
    二、士人的出与处
    三、官绅治乱
第三章 清初桐城社会的重构
    一、邑内交往
    二、士人的交际网络
    三、地方参与
第四章 构建话语——清初桐城学派之兴
    一、清初的文化政策
    二、褒扬赞赏:以方以智为例
    三、抑恶除名:以阮大铖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苞史学思想初探[J]. 董根明.  史学史研究. 2016(04)
[2]“士绅”的溃灭[J]. 杨念群.  读书. 2014(04)
[3]明末清初“潜园社”考论——兼谈文人结社与明清桐城文学发展的关系[J]. 温世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J]. 赵世瑜.  学术月刊. 2010(07)
[5]随地举会,归之书院:明代讲会之发展趋势[J]. 邓洪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甲申之际明朝士人心态与选择[J]. 刘丽.  北方论丛. 2009(01)
[7]从归庄看明遗民多样性的生存选择[J]. 杜春媚.  清史研究. 2001(04)
[8]戴名世的史学思想[J]. 徐天祥.  安徽史学. 2001(04)

硕士论文
[1]清代桐城张氏科举家族研究[D]. 谭锁锁.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明清之际桐城桂林方氏文学世家研究[D]. 张家波.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9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