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两汉官员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1:14
  谥法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一大特色。谥法起源于古人避讳,后来逐渐演变成谥号,流行于周朝。谥法是宣扬封建礼教、维护帝王统治的工具。先秦时期,卿、士大夫有爵才有谥。两汉沿袭先秦,百官也是“有爵有谥”。这就给官员得谥,加了一道门槛,即使功劳卓著者,若生前没有被封侯赐爵,死后也无谥号。但是没有功劳,荫袭父爵的官员死后却能获得谥号。两汉设立了专门管理谥法的机构——大鸿胪,由大鸿胪负责拟定谥号、诔文和哀策,奏请皇帝批准。两汉时期,具体负责葬前宣读谥号的是大鸿胪的属官行人或太中大夫,地位较高的则由五官中郎将持节前往。但是具体的赐谥仪式直到唐玄宗时才成定式。除正常的程序外,两汉还出现了改谥,追谥现象。改谥、追谥是对礼仪的一种补充,也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策变化。传世文献中,关于两汉官员谥号的记载存在歧异现象,这些现象大部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加以辨析,如不同文献记载的对校、对照谥典中的谥字、对比死者的行迹等,都可以对文献记载的失实进行辨析、更正。两汉官员的谥号用字可以分为三种:美谥、平谥、丑谥。其中,美谥占了绝大多数,占谥号用字的86.21%。这说明两汉官员谥号是以褒扬为主要目的的,美谥...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一、 谥法起源、作用及先秦谥法礼制
    (一) 谥法的起源
    (二) 谥法的作用
    (三) 先秦官员谥号相关问题
        1. 先秦赐谥官员
        2. 赐谥条件
        3. 谥字数及性质
二、 两汉得谥官员身份类型
    (一) 功臣及其子孙
    (二) 外戚
    (三) 少数民族贵族
三、 两汉官员得谥条件及赐谥仪式
    (一) 得谥条件
        1、有爵
        2. 立功
        3. 官职
    (二) 赐谥仪式
        1. 议谥官员
        2. 赐谥仪式
        3. 改谥、追谥
四、 两汉官员谥号用字分析
    (一) 文献记载有歧异的两汉官员谥号辩证
    (二) 两汉官员谥号用字分析
        1. 谥号字数
        2. 谥号性质
五、 汉代谥法对先秦的继承变革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 得谥条件:爵位制到三品官
    (二) 议谥官员及赐谥仪式
        1. 议谥官员
        2. 赐谥仪式
        3. 改谥、追谥
    (三) 谥号字数及性质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93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93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