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学主义”论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2:45
  论文以“汉学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围绕“汉学主义”展开的相关论争为切入点,探究论争的核心问题及其对当下学术生产的意义。全文主体由三个部分即三章组成:第一章,“汉学主义”辨析。主要是对“汉学主义”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之概括梳理,从“汉学主义”概念的辨析以及由此引发的“汉学主义”论争两方面展开。“汉学主义”概念梳理主要从理论的萌生、初辨以及思考三个阶段来探析,之所以如此处理,是想呈现“汉学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迥然不同的理论范式。“汉学主义”初辨阶段是该理论范式从早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通过此三阶段的探讨来把握“汉学主义”理论范式不同阶段呈现出的问题和现象。与此相关的“汉学主义”论争,则暴露了不同学者之于“汉学主义”的不同立场。第二章,立场与范式:“汉学主义”论争的核心问题。围绕“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的交叉、差异、是似而非等关系问题,对不同学者的肯定支持、客观中立以及否定质疑的不同立场予以分析。而不同立场背后,则揭示了“汉学主义”相关知识生产范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知识异化、纯粹学术可靠性三个方面。此外,本章还对相关论争中表现出来的华裔学者身份焦虑以及侨易视域理论选择问题进行了简析,... 

【文章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学主义”辨析
    第一节 “汉学主义”三阶段
        一、萌生
        二、初辨
        三、思考
    第二节 “汉学主义”论争形态
        一、对《汉学主义》的品评
        二、批评与反批评,争鸣与反思
第二章 立场与范式:“汉学主义”论争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
        一、肯定支持与客观中立
        二、否定与质疑
    第二节 “汉学主义”的知识生产范式
        一、意识形态问题
        二、知识生产的异化
        三、纯粹学术的可靠性
    第三节 “汉学主义”论争的其他问题
        一、华裔学者的身份焦虑
        二、侨易视域的理论选择
第三章 “汉学主义”论争的当下学术意义
    第一节 对“强制阐释”论的呼应
    第二节 学术生产的自我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抒情传统论的“汉学主义”理论范式反思[J]. 李自雄.  天府新论. 2018(05)
[2]东方主义还是汉学主义?——埃兹拉·庞德中国文学翻译产品的性质之辩[J]. 高博.  东方翻译. 2017(06)
[3]从“东方主义”和“汉学主义”看跨文化研究中“强制阐释”的出路——兼论当代中国文论和批评的困境[J]. 邓伟.  江汉论坛. 2017(11)
[4]顾明栋“汉学主义”之商榷[J]. 刘毅青.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1)
[5]侨易视域与汉学主义[J]. 叶隽.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6]汉学主义:一种新的批判视野[J]. 陈晓明,龚自强.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7]“汉学主义”何以成为夏洛之网?——兼论学术概念的提炼与理论型构过程[J]. 叶隽.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2)
[8]论《汉学主义》的独立价值及其新建范式[J]. 陈军.  文学研究. 2016(02)
[9]“汉学主义”引发的理论之争——兼与张西平先生商榷[J]. 顾明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01)
[10]生不逢时,抑或恰逢其时?——为“汉学主义”把脉[J]. 韩振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386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386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