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先秦地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7:34
  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中,针对先秦宇宙观的讨论以天和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地却少有涉及。大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对土地的占有和支配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对大地认识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层次多元,内容丰富的地观念。文章对地观念在先秦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人们对实在大地的空间、方位的具体认知;其二则是人们对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与“天道”、“人道”并列的“地道”的哲学思辨。先秦时期地观念处于动态的发展进程。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虽然形成“十”形的方位指向,但大地对先民而言只是情感认知下的一种“行动空间”,这种认知并不包含理性的思考。殷商时期,抽象空间观念产生,人们区分了具体的“四土”方位指向与抽象的“四方”空间想象,并形成“亞”形的大地形状认知。西周时“四土”与“四方”、“四国”都成为了抽象的空间概念,统治者根据政治、血缘等关系建立起以“五服”为代表的同心式政治疆域结构,具有严格的等级序列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春秋以来,“中国”、“九州”、“四海”等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土地观念逐渐形成,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成为人们划分土地疆域的重要方式。在春秋以前...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基于地理空间观念的研究
        (二)基于“地道”观念的研究
    三、本文旨趣
        (一)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秦时期土地空间认知的演进
    一、原始社会土地空间概念的萌芽
    二、殷商时期“亞”形土地观念的发展
        (一)“大邑商”与“四土”具体地理概念
        (二)“中”与“四方”的抽象空间认知
    三、周代文化空间观念的演变
        (一)同心式土地观念的形成
        (二)文化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春秋战国的自然“地道”观
    一、地观念的自然涵义
    二、天地的结构体系
        (一)天地交感
        (二)地之德性
        (三)尊卑之位
        (四)地道为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才”体系的人文“地道”观
    一、天人之纽带
    二、社会之规范
    三、生存之关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27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27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