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试论石鼓文对清代篆书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我篆书学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08 23:16
  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字体,我们将秦相李斯所统一的文字称之为小篆,此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石鼓文便是由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字体,严格意义上称其为大篆。随着时间的推移,篆书便逐渐退出实用领域,偶有使用,亦是在碑额,墓志盖等严肃场合,以示庄重。在篆书发展史上清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特殊的政治、学术等环境下篆书在清代得以复兴并达到一个高峰。石鼓文自唐代发现以来,备受瞩目,至清代,金石学渐成显学,对石鼓文研究亦达致极盛,其书法艺术之价值便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有清一代著名篆书书家皆对石鼓文推崇备至,像邓石如、杨沂孙、吴昌硕等皆取法于石鼓文,尤其是吴昌硕终生立足于石鼓文书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篆书面貌,使篆书在清代后期面目一新,更上一个台阶,可见石鼓文对清代篆书的发展影响颇深。因此,笔者便立足于石鼓文对清代篆书发展的影响这一点来完成论文的写作。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法、对比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清代篆书发展的概况,主要分析了清代篆书复兴的原因以及清代篆书发展的主要脉络。第二部分简要概述了一下石鼓文,从其自唐代发现以来所经历的坎坷命运、以及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还有其...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论石鼓文对清代篆书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我篆书学习的启示


赵宧光篆书轴

篆书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0图1-1赵宧光篆书轴图1-2傅山篆书轴图1-3八大山人临石鼓文局部中期篆书发展大致可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对王澍平正规整书风的继承,其规模“二李”,不敢越雷池一步,可称之为继承派,以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等人为代表,他们多是学者型书法家,精通小学,深研《说文解字》,较为注重字之正误,故其书风因循守旧,但其书作之中所流露出的书卷气着实令人敬佩。一

石鼓文,大山,篆书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0图1-1赵宧光篆书轴图1-2傅山篆书轴图1-3八大山人临石鼓文局部中期篆书发展大致可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对王澍平正规整书风的继承,其规模“二李”,不敢越雷池一步,可称之为继承派,以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等人为代表,他们多是学者型书法家,精通小学,深研《说文解字》,较为注重字之正误,故其书风因循守旧,但其书作之中所流露出的书卷气着实令人敬佩。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篆书的传承与流变[J]. 张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清代篆书复兴背景下的石鼓文书法探微[J]. 朱梁梓.  中国书法. 2017(22)
[3]略论《石鼓文》的历史价值、艺术特色和影响[J]. 郝永飞.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6)

博士论文
[1]清代石鼓文文献之研究[D]. 朱梁梓.郑州大学 2018
[2]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D]. 董文强.山东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论吴昌硕与石鼓文[D]. 韩剑锐.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杨沂孙书法研究[D]. 乔龙泉.南京大学 2014
[3]清乾嘉时期篆书综合研究[D]. 刘超.山西师范大学 2012
[4]宗法《石鼓》 各有千秋[D]. 曹卫东.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29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29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