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代卖官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6:02

  本文关键词:唐代卖官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卖官现象是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历史的普遍性,但每一个朝代又各有特点。对唐代而言,前人已对其卖官现象有过简单的归纳和探讨,但还没有系统的论述,本课题针对整个唐代的卖官现象进行研究,包括其阶段、类型、手段和防治措施,以及卖官现象与唐代政治的密切关系和对唐代社会的影响等,试图对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论文在结构安排上,除绪论、结论外,分为六章。 绪论部分,主要归纳、分析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卖官现象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笔者选题的意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到唐代,对“卖官”的涵义作一界定。 第一章,分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两汉、魏晋至隋)概述自古以来至隋朝的卖官现象,并总结每个时期卖官的特点,以期对唐以前的卖官历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第二章,在前人官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唐代士人的一般入仕途径及任官限制,为后面记述卖官现象对唐前期制度与限制的突破张本。 第三章,分前后两个时期论述唐代的非制度性卖官现象。本章依据唐代历史特点与卖官现象的发展变化,将唐代前后两期的非制度性卖官各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注重它们与唐代政治发展的密切联系。 第四章,论述唐代的制度性卖官现象。唐代的制度性卖官不发达,本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捉钱制、私觌官制、纳资助国,纳资助国酬官又具体为贡马酬官、捐资助国和纳资助军三类。着重分析每种制度性卖官的背景、所售官职以及购买条件。 第五章,是对唐代针对卖官现象防治措施的分析。本章对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为《唐律》中的相关惩处条款,二为监察制度的限制作用,三是皇帝诏令的申禁。因人情和政治斗争的影响,卖官案件往往不能按照《唐律》的标准进行惩处,而唐代监察制度发挥的作用相对更大。针对卖官现象申禁的皇帝诏令很少,而且因具有滞后性,且统治者上层带头违背禁令,故诏令的作用十分有限。 第六章,将唐史上的卖官史料加以归纳,,总结出唐代卖官现象的特点有四:制度性卖官弱小,非制度性卖官发达;地方(藩镇)卖官现象也很严重;所卖官职品秩、职权逐步升高加重,并由京官扩大到地方官、使职,由非正员官和散勋爵为主转变为以实职和阶官为主;卖官者身份逐渐庞杂,身份类型内部卖官者职权具有低级化、独立化趋向。并从吏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学校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唐代卖官现象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 卖官 鬻爵 买官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91;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一、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10
  • 二、 学术史回顾10-14
  • 三、 “卖官”含义的界定14-15
  • 四、 创新与不足15-17
  • 第一章 唐以前卖官现象概述17-26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卖官17-18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卖官18-22
  • 第三节 魏晋至隋朝的卖官22-26
  • 第二章 唐代士人的入仕途径及任官限制26-31
  • 第一节 一般入仕途径26-29
  • 第二节 任官限制29-31
  • 第三章 唐代的非制度性卖官现象31-50
  • 第一节 唐前期的非制度性卖官31-37
  • 一、 卖官现象的初现31-32
  • 二、 妇女干政时期的卖官32-36
  • 三、 开天盛世下的卖官乱象36-37
  • 第二节 唐后期的非制度性卖官37-50
  • 一、 安史之乱后卖官的多样化37-43
  • 二、 穆宗以后卖官进一步加剧43-47
  • 三、 唐末卖官的疯狂化47-50
  • 第四章 唐代的制度性卖官现象50-57
  • 第一节 捉钱制50-51
  • 第二节 私觌官51-53
  • 第三节 纳资助国酬官53-57
  • 一、 贡马酬官53
  • 二、 捐资助国53-54
  • 三、 纳资助军54-57
  • 第五章 唐代对卖官现象的限制与惩处57-70
  • 第一节 《唐律》中的相关规定57-62
  • 第二节 监察制度的限制62-67
  • 一、 御史台的纠劾63-65
  • 二、 官员的进谏65-67
  • 第三节 诏令的申禁67-70
  • 第六章 唐代卖官现象的特点与影响70-83
  • 第一节 唐代卖官现象的特点70-75
  • 一、 制度性卖官弱小,非制度性卖官发达70-72
  • 二、 地方(藩镇)卖官同样严重72-73
  • 三、 所卖官职品秩、职权、范围逐步升高、加重和扩大73-74
  • 四、 卖官者身份逐渐庞杂,职权具有低级化、独立化趋向74-75
  • 第二节 唐代卖官现象的影响75-83
  • 一、 对吏治之败坏75-77
  • 二、 冲击社会结构77-79
  • 三、 影响政治制度79-80
  • 四、 损害学校教育80-81
  • 五、 其他影响81-83
  • 结论83-86
  • 参考文献86-90
  • 致谢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凤;吴庆忠;;唐代商人入仕析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林立平;;唐宋时期商人社会地位的演变[J];历史研究;1989年01期

3 郑显文;唐代《道僧格》研究[J];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4 游自勇;;墨诏、墨敕与唐五代的政务运行[J];历史研究;2005年05期

5 卢开万;;唐代的荐举制度[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00期

6 张宇;;唐后期的士商交游及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7 裴恒涛;;唐代墨敕斜封官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薛平拴;试论唐代商人阶层政治意识的提高[J];人文杂志;1991年06期

9 王灵善;唐代官员经商问题浅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杜文玉;论唐代员外官与试官[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唐代卖官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4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