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试论《新青年》派倡言“德”“赛”“马”三先生

发布时间:2022-02-12 12:54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半途而废,民族衰弱和国家沦落惨况依旧,封建军阀倒行逆施,守旧文人猖狂复古,救国运动方兴未艾。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文化旗手敢为天下先,以《新青年》杂志为主阵地,大力倡言西学"德""赛""马"三大先生,即以民主主义、科学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新青年的新文化价值取向,围绕爱国救亡的时代斗争主题,积极援引西方启蒙理论和苏俄革命经验,努力推进本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改造,倾心培育新一代爱国救亡的有志青年。这是继戊戌启蒙运动和辛亥启蒙运动之后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2018,34(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现状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新青年》杂志堪当新文化启蒙运动的主阵地
三、《新青年》派对中国新文化启蒙运动的伟大贡献
    (一) 它紧紧把握民族救亡的时代斗争主题
    (二) 积极援引西方启蒙思想推进本国的文化革新
    (三) 大力倡导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革命
    (四) 积极培育有志于改造中国旧文化的一代新青年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J]. 耿云志.  社会科学战线. 2009(10)
[2]《新青年》的历史贡献与历史意义[J]. 冷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04)
[3]陈独秀和《青年杂志》[J]. 庄森.  文艺理论研究. 2004(06)
[4]近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概说[J]. 荆世群.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08)
[5]《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J]. 杨芳.  甘肃高师学报. 2000(03)
[6]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谈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启示[J]. 安涛.  枣庄师专学报. 2000(03)
[7]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J]. 于云洪.  理论学刊. 1999(03)
[8]五四运动与七八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渊源流变[J]. 沈世峰.  理论与改革. 1999(01)
[9]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纪念五四运动75周年[J]. 何玉明.  青年研究. 1994(05)
[10]《新青年》研究[J]. 张涛.  历史档案. 1993(01)



本文编号:3621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21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