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清来华耶稣会士笔下的黄河形象

发布时间:2023-04-29 02:42
  本文通过梳理明清来华耶稣会士有关黄河的记载,发现黄河经由耶稣会士呈现给西方的形象仅仅是一条由泥沙堆积的黄色河流,显然与黄河在中国的真实存在严重不符。耶稣会士塑造的黄河形象是他们在华"适应政策"的结果。这一形象在18世纪中叶没有发生变化,是由当时欧洲的古典地理学思想所决定的。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明清来华耶稣会士对黄河的描述
    1. 罗明坚 (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 笔下的黄河 (1606)
    2. 利玛窦笔下的黄河 (1615)
    3. 卜弥格 (Michael Boym, 1612—1659) 笔下的黄河 (1652)
    4. 卫匡国 (Martino Martini, 1614—1661) 笔下的黄河 (1654)
    5. 基歇尔 (Athanasius Kircher, 1602—1680) 笔下的黄河 (1667)
    6. 曾德昭 (Alvaro Semedo, 1585—1658) 未提及黄河
    7. 安文思 (Gabriel de Magalhāes, 1609—1677) 笔下的黄河 (1688)
    8. 李明 (Louis Le Comte, 1655—1728) 笔下的黄河 (1696)
    9.《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的黄河 (1700—1781)
    1 0. 杜赫德笔下的黄河 (1735)
二、黄河形象与欧洲中国观
    1. 黄河形象产生之原因
    2. 黄河形象之演变
结论



本文编号:3804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804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