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基于仪式感的冠礼及其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6 04:09
  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冠礼作为“礼之始”,其在人生仪式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它是一个生命个体真正成人,迈入社会,开始人生,担负起祭祀、婚丧嫁娶等各种社会责任的标志性仪式。因此,对冠礼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从仪式感的角度对冠礼进行考察,于传统“礼”文化及个体价值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冠礼的起源及发展,分析其展开过程。冠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萌芽于夏商,形成于周代,并历经春秋战国、秦至明、清以降三个阶段的发展流变;其具体开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冠礼前准备、冠礼正礼、冠礼后诸礼,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三加冠”与“命字”。第二部分:从仪式感角度阐述冠礼传递的文化意蕴。首先,以“物感”说为基础,阐释仪式感的产生是承载着仁、诚、敬、和等内在精神的礼仪与人心相感作用的结果。其次,阐释冠礼仪式感的具体内涵,其是人心感于冠礼之时间、地点、人物、服器及其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内在精神而生发的敬畏感、道德感、认同感与和谐感等情感的综合体。最后,基于仪式感论冠礼的功能。于个人而言,加冠之礼意味着承成人之实,践成人之行;于家庭而言,其意味着生尊敬之意,行孝悌之礼;于国家而言,其意味着明等级...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冠礼的起源、发展及其展开过程
    1.1 礼的起源与内涵
        1.1.1 礼的起源
        1.1.2 礼的内涵
    1.2 冠礼的起源与内涵
        1.2.1 冠礼的起源
        1.2.2 冠礼的内涵
    1.3 冠礼的发展
        1.3.1 伴随敬畏意识的“三代”时期之冠礼
        1.3.2 崇尚道德教化的春秋战国时期之冠礼
        1.3.3 富含政治色彩的秦至明时期之冠礼
        1.3.4 礼教式微的清以降之冠礼
    1.4 冠礼的仪式过程
        1.4.1 冠礼的一般步骤
        1.4.2 冠礼的特殊状况
        1.4.3 与“男性”冠礼相对的“女性”笄礼
第二章 从仪式感看冠礼
    2.1 “感物”说
    2.2 仪式感的产生
        2.2.1 仪式及其内在精神
        2.2.2 论“感”
        2.2.3 人心
    2.3 冠礼背后的仪式感
        2.3.1 冠礼体现了敬畏感与道德感的融合
        2.3.2 冠礼体现了认同感与和谐感的合一
    2.4 从仪式感论冠礼的功能
        2.4.1 个体:承成人之实,践成人之行
        2.4.2 家庭:生尊敬之意,行孝悌之礼
        2.4.3 国家:明等级之分,尽等级之责
第三章 冠礼的历史价值研究
    3.1 冠礼的历史价值
        3.1.1 原始社会成丁礼与人的生存繁衍
        3.1.2 “三代”时期冠礼与人的宗法等级观念
        3.1.3 春秋战国时期冠礼与人的道德教育
        3.1.4 秦至清时期冠礼与人的社会权利
    3.2 冠礼的历史局限性
        3.2.1 等级尊卑意识过强,强化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3.2.2 社会秩序性过强,束缚了个体主体性
        3.2.3 鬼神观念浓厚,限制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第四章 冠礼的现代价值研究
    4.1 冠礼的没落及其原因
        4.1.1 政治原因:主政的异族对礼仪的轻视
        4.1.2 社会原因:战乱频起,早婚盛行,仪式简化
        4.1.3 文化原因:欧风美雨影响下传统文化式微
    4.2 冠礼的现代价值
        4.2.1 有助于明晰个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4.2.2 有助于个体权利与责任的提升
        4.2.3 有助于个体道德品格的培养
    4.3 冠礼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4.3.1 冠礼的现代传承
        4.3.2 冠礼的现代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920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920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