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落马桥窑址明清遗存发掘的收获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4-05-21 22:11
  根据对落马桥窑址明清时期遗存发掘资料所开展的分期研究结论,可进一步将落马桥明清时期的生产历史分为六个阶段:明代复苏期(洪武至宣德)、发展期(正统至嘉靖初期)、高峰期(嘉靖早期至崇祯),清代恢复期(顺治至雍正)、发展期(乾隆至道光)、衰落期(咸丰至宣统)。通过总结各阶段的生产特点以及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可以构建以落马桥为代表的明清时期景德镇镇区窑场的发展历程。文章还讨论了民窑青花瓷开始大规模生产的时间、青花生产技艺在明中期向外地的传播、晚明时期官搭民烧的出土物证据及制度探讨等,首次根据考古资料总结了明清景德镇民窑的基本生产历史。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图一景德镇明清民窑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一景德镇明清民窑遗址位置示意图

上述经过正式发掘的窑址十分重要,但遗存的年代均不能覆盖整个明清时期,且缺乏连续性,不能完整反映明清窑业的生产情况。2012年,落马桥窑址发掘,在明清时期的遗存中清理出从明初至清末时期的连续地层,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基本可以建立明清民窑的发展序列。通过对各时期地层出土器物种类、....


图二白釉盘(T20(3)d∶310)外底

图二白釉盘(T20(3)d∶310)外底

此期瓷器在造型、装饰、胎釉特征等方面继承了元代瓷器的某些特点,但也表现出了许多新因素。如侈口曲腹圈足盘,是新流行的样式,盘内底多向下减胎一周,显著的特征是圈足大,挖足较浅,多为外足墙的一半(《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明清遗存发掘简报》,以下称《简报》图一四∶3、4,一七、一八....


图四低温蓝釉板瓦(T3(5)∶6)

图四低温蓝釉板瓦(T3(5)∶6)

图二白釉盘(T20(3)d∶310)外底落马桥窑址明初地层中出土有少量的釉里红罐(《简报》图一四∶7、一九)、碗(图五)等残片,形制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相同,这类器物被认为是官器[19]。这种情况与永乐、宣德时期御器厂内对落选的官窑瓷器进行打碎掩埋以防流出的严格管理制....


图三酱釉板瓦(T17(3)c∶305)

图三酱釉板瓦(T17(3)c∶305)

落马桥窑址明初地层中出土有少量的釉里红罐(《简报》图一四∶7、一九)、碗(图五)等残片,形制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相同,这类器物被认为是官器[19]。这种情况与永乐、宣德时期御器厂内对落选的官窑瓷器进行打碎掩埋以防流出的严格管理制度不同。此外,在御窑厂遗址范围以外的十八....



本文编号:3979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979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