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江宁钟山书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02:04

  本文关键词:清代江宁钟山书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代江苏书院具有明显的梯级结构,省会书院、府城书院、州城书院、县城书院及其他书院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书院体系。书院所在地的行政级别成为影响书院规模的首要因素,并从各方面制约着书院的发展。江宁是江苏省书院较为兴盛的地区。自顺治至道光时期,江宁府的书院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清军克复江宁后,书院得到突飞猛进式的发展。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开始着手对书院政策进行调控,严厉限制书院的发展。钟山书院此时却能在江宁创建,甚至还获得雍正帝的赐额,实属罕见。其成功创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江总督查弼纳把握了历史契机并展开各方面努力的结果。钟山书院文教区、办公区、生活区融为一体,是一所集文教、办公、生活设施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钟山书院设掌教一位,其职能类似于院长。掌教之下,书院还设有副掌教两名,作为副手,以赞襄掌教。另有监院之职,主要由学官担任。书院招收生徒的名额、生徒的生活条件及其奖励措施,也有具体的规定。钟山书院的建立及其运行所需经费巨大,其来源有御赐帑金、地方官府经费、官绅捐资、入官充公银两等,具有鲜明的多样性。此外,钟山书院关于教学、祭祀、藏书、刻书等活动皆有具体规定,其运行也颇具特色。在180年的历史中,钟山书院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蕹正元年(1723)至乾隆三十年(1765)属开创起步期,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全盛期。嘉庆二十四年(1819)至咸丰三年(1853)为略显衰退期。太平天国攻占江宁,书院被毁。同治四年(1865),钟山书院重建工程告竣,进入晚清变革期。书院院长是影响其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因素,也是书院学术的风向标。钟山书院属官建、官办性质,其重大事务、日常管理皆受官方的控制。地方士绅虽也试图染指,但始终难以与官方颉颃。中央和地方官府曾围绕着钟山书院的控制权多次博弈,后者最终难以与中央抗衡。经过乾隆时期的一系列措施,钟山书院的最高控制权已经掌握在清廷中央手中。钟山书院建立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理学一统天下。自顾镇担任院长开始,钟山书院开始成为汉学的大舞台。姚鼐主讲时,以钟山书院为基地,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了桐城派。钟山书院的学术史,与清代学术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汉宋迭起、汉宋之争、汉宋调和在钟山书院上演。至晚清时期,内外形势突变,儒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维新、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儒学被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中西学术、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加深化。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曾国藩选择门东旧漕坊苑街东花园作为钟山书院的新地址,后刘坤一又将其迁回原址。清末书院改革时,刘坤一计划将钟山书院改为中学堂,并为江宁省城的教育体系规划了一整套方案。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对刘坤一的方案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钟山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关键词】:清代 江宁 钟山书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20
  • 一、清代江苏的书院体系11-13
  • 二、南京书院史述略13-14
  • 三、学术回顾14-16
  • 四、主要史料16-20
  • 第一章 清代江宁府书院概况20-28
  • 一、清代江宁府书院的时空分布20-22
  • 二、清代江宁府书院的教学与经费22-25
  • 三、清代江宁府书院的功能25-28
  • 第二章 钟山书院的建立28-44
  • 一、雍正初年的书院政策28-31
  • 二、历史契机与两江总督的努力——钟山书院的创建31-36
  • 三、钟山书院的建筑布局36-41
  • 四、钟山书院的环境绿化41-44
  • 第三章 钟山书院的各项制度及其运行44-56
  • 一、院长及其他管理人员的聘任44-45
  • 二、生徒招收45-47
  • 三、书院经费47-50
  • 四、教学与考课50-53
  • 五、祭祀、藏书与刻书53-56
  • 第四章 钟山书院历任院长考56-79
  • 一、起步与发展阶段的院长56-62
  • 二、全盛期的院长62-68
  • 三、继续兴盛阶段的院长68-74
  • 四、晚清变革时期的院长74-79
  • 第五章 清代政治中的钟山书院79-92
  • 一、书院人事权的控制79-84
  • 二、书院生徒、经费的控制84-86
  • 三、巡幸召试与总督劝捐86-89
  • 四、皇帝赏赐与地方供应89-92
  • 第六章 钟山书院与清代学术的构建92-108
  • 一、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92-95
  • 二、乾嘉汉学的大舞台95-100
  • 三、宋学东山再起——桐城派的基地100-102
  • 四、汉宋之争与汉宋调和102-105
  • 五、“汉宋之异同渐息,而中西之派别又歧”——晚清钟山书院的学术流变105-108
  • 第七章 晚清变革中的钟山书院108-115
  • 一、晚清钟山书院的异动与变迁108-111
  • 二、清末教育改革与钟山书院变革的波折111-115
  • 结语115-117
  • 参考文献117-124
  • 一、文献史料117-122
  • 二、研究论著122-124
  • 后记124-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乾隆朝书院档案(下)[J];历史档案;2012年04期

2 赵子云;樊斌;王书宽;姚克强;;姚鼐与钟山书院[J];江苏地方志;2011年01期

3 余九红;;钟山书院汉学教育考略[J];兰台世界;2009年23期

4 罗晓翔;;清末城市管理变迁的本土化叙事——以19世纪南京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余九红;;卢文_(与钟山书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程嫩生;陈海燕;;课艺评点: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侧记——以钟山书院、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奚可桢;南京书院考述[J];东南文化;2003年11期

8 赵秉忠,王申;清代江苏书院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4期

9 洪焕椿;;我在江南的半个多世纪[J];文献;1986年04期

10 俞润生;南京书院述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清代江宁钟山书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3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