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

发布时间:2016-06-24 11:03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分享精品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论文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2013年 3月第 2期文化学刊 Culture Journal Mar.20l3 NO.2 【文史论苑】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沈 (辽东学院,辽宁慧 丹东 118001) 摘要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达 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法制文明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由于古老的中国具有领土广阔、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相对封闭和长期形成的大国优越感等复杂国情, 因此,中国的法文化传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有着土生土长的自生性。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孕育了中国的法哲学文化传统,也滋养了其内在的人本精神,但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是在中国封建人治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自然会缺少现代人本思想的基本理念,从而很难与法治建设的格调相协调。关键词 法治;人本;局限性中图分类号 GO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725 (2013)02—0054—05 收稿日期 2013—03—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本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研究”(项目编号:WSZ201147)和辽东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沈慧(1980一),女,辽宁丹东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刑法哲学研究。一、中国传统法哲学文化中人本思想的生成及其对法制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哲学文化中人本思想的生成是中国古代法制合理性的重要哲学基础。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夏商时代崇拜神权的法哲学是统治阶级推行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张“受命于天”、“王权神授”和“代天行罚”等宗教神权法思想,企图利用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畏惧感欺骗和麻痹人民来服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但是终因他们的残暴统治遭到了人民的反抗而走向末路。西周统治者在灭商之后总结吸取了夏商失败的教训,对原来的神权法思想进行了修改,强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逐渐将遵从天命的思想引向了对人民的重视上,主张“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桓公六年》),可见在西周社会人的地位较之前的夏商时期是明显有所提高的。虽然西周统治者对人民的重视仍然是在“王权神授”的基础之上,但毕竟开始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因此,我们认为在奴隶社会中,具体是西周时期就产生了人本精神的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走向瓦解崩溃、封建制走向兴旺发达的社会大变革阶段,民心的作用更加突出地显示出来了。如齐国人管仲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和“令顺民心”(《史记·管晏列传》),表现了他重视法治和以民心为历史潮流评判标准的进步思想。又如郑国执政子产严厉反对夏商以来的“代行天罚”思想,主张“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其意思是,“天道与人道是两回事,人间的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天地赏罚,政治的兴废和国家的存亡的关键是争取人民,而不是祈求鬼神。”…可见,子产的观点已经将人从神权的主宰中解放出来,强调了人的价值的独立性。再如楚国人老聃,尽管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极力主张愚民政策,但是也提出了“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的观点,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他对人民具有反抗残暴统治的历史作用的认同。以上列举的这些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只是体现了当时思想家对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而真正开启了中国法哲学人本精神的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鲁国人孔丘所创立的“仁”学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 “仁者,爱人”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沈慧(《论语·颜渊》)就是孔子看待世事和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的学说后来得到了孟子的继承和发展,孟轲很重视民心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仁政”思想,如他所倡导的著名的“民贵君轻说”,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就充分体现了他鲜明的重民思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的思想方针,儒家思想遂一跃成为官方性质的封建正统思想,开始了对中国思想界长达两千年之久的统治。这种思想专制虽然有很大弊端, 但在当时,儒家思想确实在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提升人的地位方面发挥了积极意义,如董仲舒就对人的地位有很高的评价,“人受命于天,固然异于群生。人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贵也。” j 由此可见,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法哲学文化传统生发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本精神主要也是脱胎于儒家的人本理念。而儒家思想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之后必然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进行发扬光大,因此,儒家思想中人本主义的内容更多的体现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态度,最终儒家思想的民本观念构成了中国法哲学文化传统中人本思想的主要表现。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法哲学文化中人本思想的生成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德主刑辅的法制模式。在西汉时期,董仲舒总结了秦朝两世即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认为秦法的酷刑暴虐是导致秦朝统治悲剧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主张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来革新法制,提出所谓的“大德而小刑”的法制原则,其实就是德主刑辅。董仲舒认为,德、刑之间是有主次之分的, “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 (《天辨人在》)因此,应该以德治为主, 刑罚为辅,这与阴阳之理是相通的。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理论不仅是对先秦儒家“宽猛相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后世法制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根据,如唐代名臣魏征也承继了这一思想, 主张治国之本在于广施仁义,遵守德礼, 不能依靠严刑峻法。其二,恤刑慎杀的刑事政策。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其人本精神也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重视,“民命为重”、“人命关天”等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另外刑罚的残酷性与受刑人的体质情况都是儒家人本思想所具体考虑的问题,减轻刑罚的痛苦性、减少刑罚对人的尊严的侮辱性和体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刑者等都显示了儒家仁政的人文关怀。可见,恤刑慎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死刑的裁决程序、死刑的适用范围,还包括刑讯和行刑过程中对各种情况的裁量等。纵观各朝代的法制状况,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与大臣都以采取恤刑慎杀的刑事政策而名垂法制青史,如汉文帝废除肉刑、唐太宗李世民对死刑程序的严格规定等,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这种宽仁的刑事政策对调和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安抚民心起到了极其有益的效果,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定,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二、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局限性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法哲学文化中自生的人本思想表达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身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不仅在时间上明显早于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潮,而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与西方人文主义不同的特色,如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等。应该说,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古代社会当时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哲学基础,而且也影响了当时社会法律制度的构建与运行,涉及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各个环节,促进了中国法制的形成与成熟发展,为调节与缓和封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治困境的历史文化根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0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