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

发布时间:2016-08-14 10:29

  本文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鄂南文化研究中心,要:羊楼洞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旅游名村,“中国砖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要研究羊楼洞村的旅游名村打造对策,并建议:(1)申请的命名;(2)定期举办羊楼洞砖茶文化节;(3)申报国家级重点文,加强羊楼洞砖茶的文化旅游开发;(6)发展农业生态旅游;(7)打造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关键词:羊楼洞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_定光平_图文

第33卷第4期20134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33,No.4

Apr.2013

文章编号:2095-4654(2013)04-0045-03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

定光平,夏再兴,孙志国,何岳球

(湖北科技学院

*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

要:羊楼洞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旅游名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洞茶)的原产地。本文主

“中国砖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要研究羊楼洞村的旅游名村打造对策,并建议:(1)申请的命名;(2)定期举办羊楼洞砖茶文化节;(3)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申请羊楼洞相关旅游景区的A级旅游景区评定;(5)

加强羊楼洞砖茶的文化旅游开发;(6)发展农业生态旅游;(7)打造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关键词:羊楼洞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名村;羊楼洞砖茶(洞茶)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我国是茶树原产地、饮茶起源地,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

[1~3]

。茶叶已成为20多个省份当前山区农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村和农业经济新亮点,

其产业是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羊楼洞砖茶(洞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赵

[4]

,是“中华老字号”其“川”牌李桥茶厂传承羊楼洞文化,

“中国驰名商标”。羊楼洞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商标为

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本文主要研究羊楼洞村的旅游名村打造对策。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富,

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自200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五批共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

其中,湖北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武汉市黄陂区木

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宣恩县沙道沟镇兰乡大余湾村、

两河口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

监利县周老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9个:红安县七里坪镇、

嘴镇、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程集镇、郧西县上津镇、咸宁

阳新县龙港镇、宜都市枝城镇、潜江市熊口镇市汀泗桥镇、(表1)。

羊楼洞村,是2010年12月13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我国唯一的以茶文化遗产为主旋律的。

羊楼洞,中国青砖茶的故乡,属赤壁市赵李桥镇,距市与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县和湖南省临湘区西南约60华里,

县接壤。过去也称羊楼峒,常简称“洞(市)(镇)”或“峒(市)(镇)”。

*

羊楼洞村至今村内完好保存有明清石板街古建筑群、142烈士墓群、胡家庄、七里冲、千步岭古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旧址等多处重要文化遗产和人文景它因茶而起、因茶而观。尤以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最具特色,

盛,是砖茶生产的发源地,历史上古代茶叶之路的源头,制“羊茶、卖茶、饮茶形成了独特的茶乡茶风。赵李桥茶厂为楼洞砖茶”制作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企业。

表1

湖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为了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全国特色景观2011年)共公布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并两批(2010年、49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了167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收稿日期:2013-01-05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2012296);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EW218)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ZX1107)、

46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第33卷

名村。

216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中,湖北省有全国

武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个: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汉市黄陂区木兰镇双泉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4个:神

农架林区木鱼镇、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应城市汤池镇、洪湖市瞿家湾镇(表2)。然而,以砖茶文化为特色景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村,目前尚未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表2

湖北省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中国名茶之乡”;(6)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会的

;(7)中国观赏石协会的“中国观赏石之乡”;(8)中国之乡”

“中国果品之乡”;(9)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果品流通协会的“中国食品之乡”;(10)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的“中国中药的

”(“中国中药材产业之乡”);(11)中国中药协会的材之乡

“中国中药材之乡”;(12)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中国乐室的“中国水生野生动植物之乡”;(13)文化部的器之乡”等等。上述10多个系统,共命名了1000多个我国特产之乡。

咸宁市(尤其是赤壁市),有中国砖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的实事,但尚未获此类名号,应该向中国特产之乡推荐中国经济林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申暨宣传活动组委会、“中国砖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的命名。请

2.定期举办羊楼洞砖茶文化节

羊楼洞砖茶(洞茶),是著名的边销茶之一,铸就万里

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赵李桥茶厂传承羊古茶道,

“中华老字号”,“川”“中国驰名商楼洞文化,是其牌商标为

。羊楼洞古镇因其砖茶文化而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标”

因此,应该定期举办羊楼洞砖茶文化节。每届茶文化节,可以组织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望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羊楼洞砖茶文化节,可选在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期间。

3.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省级。自1961年3月4日公布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6批共234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为另外6类:(1)古遗址;(2)古墓葬;(3)古建筑;(4)石窟寺及石刻;(5)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其他。因此,应该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羊楼洞砖茶(洞茶)的物质文化遗产。

4.申请A级旅游景区评定

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

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

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

从高到低依次为游景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迄今为止,我国评定出A级(5A-1A级)旅游景区

2577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27处、4A级旅游景区8733A级旅游景区521处、2A级旅游景区926处、1A级旅处、

游景区130处。

三、湖北旅游名镇名村2008年,湖北省启动了首批旅游名镇创建工作,迄今为止,共创建26个湖北旅游名镇。2009年湖北省评选揭晓100个湖北旅游名村。

其中,咸宁市有湖北旅游名村7个:赤壁市赵李桥镇羊

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普安村、崇阳县天城镇楼洞村、

洪下村、嘉鱼县鱼岳镇牛头山村、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通

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湖北旅游名镇3个:赤壁市赤壁镇、嘉鱼县官桥镇、咸安区汀泗桥镇(表3)。

以砖茶文化为特色景观的羊楼洞村,是湖北旅游名村。湖北旅游名村,是指村域内具有或依托较为丰富的生态文以特色农村风貌、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化旅游资源,

特色农产品等为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产体验、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

益明显的旅游乡村。

表3

咸宁市湖北旅游名镇名村

四、羊楼洞村的旅游名村打造对策1.申报“中国砖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的命名我国特产之乡命名很混乱,有10多个系统:(1)国家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经济林之乡”);业局的

“中国经济林之乡”;(3)国家林业(2)中国经济林协会的

;(4)中国特产之乡推局和中国花协会的“中国花木之乡”

;(5)中国茶叶学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的“中国特产之乡”

5A湖北有A级(5A-1A级)旅游景区117处。其中,

4A级旅游景区28处、3A级旅游景区34级旅游景区6处、

2A级旅游景区46处、1A级旅游景区3处。处、

咸宁市有A级旅游景区8处:通山县闯王陵景区、咸宁市澄水洞旅游区、咸宁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咸宁市太乙洞

咸宁市星星竹海风景区、咸宁市玄素洞风景区、湖风景区、

咸宁市赤壁旅游区(表4)。羊楼洞相北赤壁中华水浒城、

关旅游景区应该申请A级旅游景区评定。

第4期定光平,夏再兴,孙志国,何岳球

表4

咸宁市A

级旅游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47

羊楼洞村,是2010年12月13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我国唯一的以茶文化遗产为主旋律的。该村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

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村的旅游名村打造并建议:(1)向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对策,

会、中国经济林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申请“中国砖茶之”、“中国茶叶之乡”乡的命名;(2)定期举办羊楼洞砖茶文化节,时问可选在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期间;(3)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羊楼洞砖茶(洞茶)的物质

5.加强羊楼洞砖茶的文化旅游开发

保护羊楼洞砖茶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国历史

古街、石碑、古茶道、转运码头、羊楼洞文化名村羊楼洞村、

砖茶传统制作技艺等,建立以羊楼洞砖茶文化遗产为依托

的文化旅游网络,加强羊楼洞砖茶的文化旅游开发。

6.发展羊楼洞砖茶的农业生态旅游

,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

生态农业旅游

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咸宁市(尤其是赤壁市)是砖茶之乡。历史上羊楼洞茶区其范围,包括鄂南之赤壁、咸宁、嘉鱼、崇阳、通山、通城、湘北之临湘、平江和赣西北之修水等地。因此,应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的茶园为农业生态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7.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村等的特色农村风貌、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体验、特色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等旅游吸引物,打造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五、小结与建议

[5]

文化遗产;(4)申请羊楼洞相关旅游景区的A级旅游景区

评定;(5)建立以羊楼洞砖茶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旅游加强羊楼洞砖茶的文化旅游开发;(6)以国家地理标网络,

志产品羊楼洞砖茶的茶园为农业生态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7)打造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参考文献:[1].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

2000.1~1211.社,[2].上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中国茶文化大辞典[M]

2002.1~938.海:格致出版社,[3].北京:北京燕山出李少林,王达林.中国茶话全书[M]2007.1~522.版社,

[4]边销茶项目课题组.边销茶(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

M].北京:民族出版社,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2008.1~187.

[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

2008.1~302.

(上接第44页)偏狭的伦理观念或者是错误的价值观念,

“牢笼”,从不妥协,为自己置起高高的精神没有门,甚至没有窗。在越来越封闭的精神世界里,变得敏感多疑,偏激狭

这样长期的精神压抑导致精神偏离正常轨道,出现了我隘,

们不想看到的结局。所以说,像范老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拥有开放的思维方式,懂得自我精神解放显得更重要。:“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读《范老老鲁迅先生曾说过

,我们不会感到荒唐,而是感到真实。这真实融在沙汀师》

对知识分子性格的把握和对日常细节的刻画里面。可以说,对范老老师形象的塑造是严格按照生活的内在逻辑进行的,它的真实让人读后有一种沉重感。同时,我们也感受

这讽刺不只是指向范老老到小说里面蕴藏着莫大的讽刺,

:“真正的师,而是指向整个社会,无法回避。正如鲁迅所说‘个人’,讽刺的是社会,而不只是更不是揭发隐私或讽刺,

[8]

‘说笑话’,‘讨便宜’。”《范老老师》就是这样的作品。

参考文献:

[1]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曾广灿,汪春泓.沙汀代表作[1989.213~226.社,[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本)[[3]裴德利.战争文化心理下的讽刺小说———浅析沙汀和

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张天翼的讽刺小说[2002,(4).版),

[4]吴福辉.沙汀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324.[5]金葵.沙汀研究专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65~66.[6]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68.[7]沙汀.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J].抗战文艺,1941,,(1).[8]王士菁.鲁迅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经管营销、自然科学、外语学习、工程科技、表格模板、高中教育、医药卫生、农林牧渔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_定光平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羊楼洞的旅游名村打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3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