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镉的形态分析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7 18:59
  本文以太原市污灌区(小店、晋源、清徐三个分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污灌区不同深度土壤Cd的形态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Cd的不同形态与有效态、总量的关系;同时采用批平衡法,利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d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和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太原市污灌区土壤Cd含量超出太原市土壤背景值,但低于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且表层(0~20 cm)土壤Cd含量最高;2.Cd的形态分析研究表明:污灌区表层(0~20cm)土壤各形态Cd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有机物结合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残余态Cd>可交换态Cd。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小店区>晋源区>清徐县,残余态Cd含量大小顺序为:清徐县>晋源区>小店区。不同深度土壤非残余态Cd含量表层最高,残余态Cd含量表层最低;3.利用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能力对Cd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用活性系数(MF)和迁移系数(M)来评价Cd的生物可利用性。二者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1.1 镉对土壤的污染
        1.1.1 镉的物理化学性质
        1.1.2 镉对人体的危害
        1.1.3 镉污染土壤的特点
    1.2 研究进展
        1.2.1 污灌区土壤镉污染现状
        1.2.2 镉的形态分析现状
        1.2.3 镉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1.2.4 土壤镉的吸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3 样品预处理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4.2 土壤镉含量的测定
        2.4.3 不同形态镉含量的测定
        2.4.4 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测定
        2.4.5 吸附动力学试验
        2.4.6 吸附等温线试验
第三章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镉的形态分析
    3.1 土壤镉的总量分析
        3.1.1 表层土壤总镉含量
        3.1.2 不同分层土壤总镉含量
    3.2 土壤镉的形态分析
        3.2.1 表层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分析
        3.2.2 不同分层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分析
    3.3 镉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迁移能力
    3.4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4.1 各形态与总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3.4.2 各形态与有效态之间的回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4.1 镉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4.1.1 土壤对镉吸附动力学过程
        4.1.2 镉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4.2 镉的吸附等温模型
        4.2.1 低浓度范围吸附模型
        4.2.2 高浓度范围吸附模型
        4.2.3 所有试验浓度范围吸附模型
        4.2.4 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所得参数
    4.3 镉的吸附热力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本文编号:3982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82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