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城市设计视角下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空间研究 ————以北京三大特等铁路客运站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27 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保持高速发展,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铁路交通运输以其运量大、高速高效、低耗能等特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客运站的建设理念也随着经济及交通技术发展更替变迁。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站建设积累了如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协调、与城市空间割裂、土地利用效率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建筑一体化趋势发展,铁路客运站建设越来越注重与城市空间的融合,站前广场即成为城市空间与铁路客运站连接的“纽带”,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着建设理念的变迁,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空间从纯粹的交通性空间向着城市公共空间性质转变,并赋予其对提升城市区域活力、整合城市空间结构等新的设计期待。本文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及研究方法,总结归纳我国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空间形态类型及城市设计要素,针对大多数已建成的站前广场与城市发展不协调问题,选取不同建设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北京三大特等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空间(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进行研究,且其设计定位涵盖我国大多数站前广场特征。本文以整合的视角归纳其与城市交通、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产业业态等因素的互动互馈作用,总结站前广场不同的象征意义及所处城市空间发...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铁路客运站建设与我国城市化发展
        1.1.2 铁路建设与北京城市空间变迁
        1.1.3 站前广场与城市空间关系
        1.1.4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理论概述
        1.3.1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1.3.2 城市触媒理论
        1.3.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5.2 三大铁路客运站影响区域圈层范围
    1.6 研究框架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结构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设计定位及空间模式类型
    2.1 我国铁路客运站及站前广场发展沿革
        2.1.1 第一代铁路客运站——平面展开的“等候式”式空间组织
        2.1.2 第二代铁路客运站——局部立体化、“等候式”与“通过式”并存空间组织
        2.1.3 第三代铁路客运站——“通过式”空间组织模式、实现“零换乘”
        2.1.4 第四代铁路客运站——打造“站城一体”高铁综合交通枢纽
    2.2 站前广场功能性质
        2.2.1 城市交通空间
        2.2.2 城市门户空间
        2.2.3 城市中介空间
        2.2.4 城市开放空间
    2.3 站前广场空间模式类型
        2.3.1 与城市交通衔接方式决定其空间模式
        2.3.2 铁路客运站总体布局决定其空间模式
        2.3.3 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决定其空间形态
    2.4 引入城市设计研究站前广场
        2.4.1 城市设计视角
        2.4.2 站前广场的城市设计要素
        2.4.3 引入城市设计研究站前广场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地标——北京站站前广场
    3.1 三大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站前广场标志性营造
        3.1.1 图底关系理论——城市肌理研究
        3.1.2 联系理论——城市网络研究
        3.1.3 场所理论——场所感受研究
    3.2 北京站建设背景及概况
        3.2.1 “北京十大建筑”——建国十周年献礼工程
        3.2.2 首都“国门”——北京站
    3.3 北京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站前广场空间形态
        3.3.2 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3.3.3 站区土地利用
        3.3.4 与城市发展产生的矛盾
    3.4 北京站站前广场的“城市地标”营造
        3.4.1 站前广场与城市肌理变迁
        3.4.2 站前广场与城市网络结构
        3.4.3 站前广场尺度与空间围合程度
        3.4.4 城市天际线轮廓组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客厅——北京西站站前广场
    4.1 站前广场建设成为“城市客厅”的理想条件
        4.1.1 广场空间复合化
        4.1.2 城市建筑一体化
        4.1.3 土地利用混合集约化
        4.1.4 步行体系多样化
        4.1.5 城市触媒效应
    4.2 北京西站建设背景及概况
    4.3 北京西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4.3.1 站前广场空间形态
        4.3.2 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4.3.3 站区土地利用
        4.3.4 与城市发展产生的矛盾
    4.4 北京西站站前广场打造成为“城市客厅”的期待
        4.4.1 北京西站对城市格局的尊重
        4.4.2 北京西站与历史文脉的融合
        4.4.3 北京西站商业变迁
        4.4.4 站前广场片区土地整合利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北京南站站前广场
    5.1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站前广场发展趋势
        5.1.1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
        5.1.2 由“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
        5.1.3 规模紧缩趋势
        5.1.4 城市广场属性增强
        5.1.5 服务对象多样化
    5.2 北京南站建设背景及概况
    5.3 北京南站站前广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5.3.1 站前广场空间形态
        5.3.2 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5.3.3 站区土地利用
        5.3.4 与城市发展产生的矛盾
    5.4 北京南站站前广场的城市适应性研究
        5.4.1 制约北京南站站前广场城市适应性因素
        5.4.2 与城市交通衔接适应性
        5.4.3 景观生态环境适应性
        5.4.4 远期开发动态适应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2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772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