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从小说文本看当代美国土著作家对读者的抵触和期盼

发布时间:2014-09-29 09:12

【摘要】 在1968年司各特莫马迪发表的《日诞之地》(另译《黎明之屋》)开启了美国土著文艺复兴之后,美国土著作家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作为倍受掠夺和压抑的民族,读者心目中的美国土著人原型形象一直是来自于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马克吐温等白人作家的作品文本。那是经过白人文化渲染过的形象,而土著人的声音则被严重忽略。因此,土著人的形象被曲解,土著人的历史被扭曲,土著文化被隐蔽,土著民族的价值观也被强行同化,甚至土著民族经常被认为正在消失。随着这次土著文艺复兴的发展,莫马迪、韦尔奇、维泽诺、阿列克谢、西尔科、厄德里克以及琳达霍根等多位当代土著作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写作手法,发出了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声音。这种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的土著文学文本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土著作家们开始整理以前的文学创作,甚至将传统的口头文学以英语的形式整理记录下来。这些作家各自在文本创作过程中所强调的侧重面不尽相同,评论家们分别从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等多方面去探讨土著文学作品的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一直承载着殖民主义伤痛的被忽视的民族,其当代文学作品却不得不使用异族的语言——英语——来作为文本传输媒介,来表达土著人的精神诉求,同时土著作家们试图以这种语言和不同的文本书写策略来影响读者,并建立土著读者与非土著读者之间的联系,以期获得不同层面的读者对美国本土裔居民价值观的认同,和对他们痛苦经历的理解。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土著文化身份以及土著人身处两种不同文化世界,饱经创伤、与本族文化产生疏离的状态,探讨了用归家、与本族文化融合等方式进行疗伤等主题,以作品与不同读者产生联系等方面为主要论述核心。本论文选取了五位在这个主题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土著作家的文本,从他们各自突出的写作特点出发,结合当代土著文学的特征和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等文本背景,来分别探讨每位作家所希冀建立的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分析不同读者对待不同的写作文本所产生的不同态度。而对于在当代美国土著文学中最优秀的厄德里克等作家,由于在本篇论文所论述的方向上不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所以并没有被选取。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论之外,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以司各特莫马迪的《日诞之地》为蓝本,分析了普韦布洛部落和基奥瓦部落口述故事传统中的象征、结构和主题,以及作品中所运用的景色描写。莫马迪的文本试图再现美洲土著人对于文化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他强调了美国土著文化和世界观,同时,他融合了各种文化和文体方法去表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观点和声音,而不具有种族分化性和阶级性。莫马迪的作品文本在某种程度上意图使白人读者与部落文化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白人永远是土著文化的边缘观察者,而不是经历者,所以他们永远不能像土著人一样透彻地理解土著人的生活、文化和信仰。第二章主要对詹姆斯韦尔奇的历史小说《傻瓜乌鸦》和《猛麋鹿的心灵之歌》的抗议书写和反原型形象书写方面的探讨。韦尔奇选取黑脚族文化作为主题,选取美国白人作为主要读者,从土著人视角来讲述,从土著人自己的文化观点出发,使原本沉寂、没有话语权的土著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方面是土著文学的一种突破。通过这种“美国文学史上最深刻的恢复(真相)行为”,韦尔奇希望改变读者对于土著历史和土著人与美国欧洲移民之间关系那些不是正确的既成观点第三章讨论了最具争议的土著作家谢尔曼·阿列克谢的《独行侠和唐托在天堂里的格斗》中的幽默书写。阿列克谢不仅仅运用传统的土著文学模式,还混合了流行文化元素、土著人的精神元素以及保留地上生活中的被剥夺、贫穷和卑贱地位等现状来塑造自己的主人公。他的诗歌、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阐释了共同的主题:美国土著人的绝望、贫穷、暴力和酗酒。很多土著读者控诉阿列克谢,认为他把土著人出卖给白人社会。但是阿列克谢希望能够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已经形成了的所谓土著人“原型”和“泛印第安”意识形态之后,运用这种手法来为土著人建立新的文化存在方式。阿列克谢运用幽默的手段去揭露不公正、保持自尊、治疗创伤、并形成团结一致的关系。虽然他的跨文化幽默手法创立了个人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系,但也设置了土著文化和非土著文化之间联系的障碍,所以他的幽默书写既是联系方式,又是分裂的工具。第四章探讨杰拉德·维泽诺兼具后现代主义和传统两个方面的作品《熊心》。维泽诺是美国土著作家中最激进、最优秀的一位作家,也是对语言运用最严谨的一位作家。他能够将认识论、哲学和各种文学批评理论融合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同时又充分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他的作品既显幽默、戏谑,又在触及美国土著人生活状态时含有严肃的影射性。恶作剧者形象书写是维泽诺作品最突出的特点。维泽诺给读者的是一些改变形态的定义,用语言填满他那个奇妙疯狂的世界,并用恶作剧风格使读者震惊。第五章是对莱斯利·西尔科的《典仪》的分析。西尔科试图运用将小说与故事结合起来的方式,即将以叙述为主要形式的小说,与以动作行为和口述传统为主要形式的部落宗族故事结合起来,从而来修复世界的裂痕。在这里语言和宗族故事具有拯救世界的力量,能够弥合一个民族的创伤。西尔科希望与读者建立联系,希望读者能作为她的作品的积极参与者,以此来试图恢复世界的平衡。虽然很多土著读者批评她,认为她出卖了土著人秘密传承的文化,但西尔科志在通过描述传统典仪对创伤的治愈来修补民族文化裂痕,给人类展现对未来的希望。此论文所选取的这五位作家并不是完全按照他们创作的时间顺序排列。虽然其中前四位作家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1969年带动美国土著文艺复兴开始的莫马迪,到现在仍然处于积极创作期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维泽诺,但最后一位作家莱斯利西尔科的《典仪》创作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之所以将这位女作家安排在最后去讨论,是因为这位作家的作品中表现了一种能够弥合土著人创伤的力量,能够给土著民族带来对未来的希望,也能给土著读者和非土著读者更多的对于美国土著文化和土著文学的信心。同时,将作品内容和主题都十分相似的莫马迪和西尔科放置于论文的首尾,也体现了美国土著文化中的生生不息、万物循环概念。无论这五位小说家的写作方法和手段有何不同,又或是他们对待土著读者或非土著读者时有抵触、又有期望的情绪迥然各异,他们最终都希望达成一个共同目标——与不同读者群体和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联系与平衡,以期为当代美国土著人建立新的生存文化空间。

【关键词】 当代美国土著小说; 读者; 文本; 口述故事; 恶作剧者; 原型形象; 疗伤; 

引言

美国土著①文学概述
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语言,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北美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北美土著人——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
“印第安人”——这个由欧洲人哥伦布给予他们的错误的代名词已经在世界文化史上根深蒂固地存在了。驱赶、屠杀、文化侵略已经使美国土著部落逐步丧失了各种文化特征:生存方式、传统、宗教信仰、甚至是语言。事实是,现在的北美土著作家们不得不用英语、而不是自己的语言去创作。英语是异族语言,是敌人的语言,在美国土著小说文本中,它被用作一种抗争的工具,面向的读者不仅仅是土著居民,更多的是非土著居民,用来对抗白人作家们在诗歌、小说中对他们的扭曲和污蔑。对于北美土著人来说,敌人的语言是一种对抗压迫与同化、为赢得民族的自决和自制而抗争的非常强有力的武器和最好的证明。美国土著作家们正在利用这种语言引导读者走向更深刻理解土著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现状的道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美国土著文学的复兴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才出现,继而才有韦尔奇、阿列克谢、西尔科、路易斯·厄德里克等作家纷纷登上舞台并发表自己的作品,所以对美国当代土著文学的研究时间相对也非常短,国外的相关研究大约集中在近十五年之内。这其中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并不太多,更多的是国外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但研究价值也非常高。其中,有对全面的土著文学进行介绍和分析的百科全书或字典式作品,如:凯西·惠特森(KathyJ.Whitson)在1999年发表的《美国土著文学史》(NativeAmericanLiteratures)和肯奈斯·林肯(KennethLincoln)在2007年发表的《语言如歌——美国土著文学中的经典》(SpeakLikeSinging—ClassicsofNativeAmericanLiterature)。但这样的作品对每位作家的分析不是十分透彻,也缺少相应的专向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某方面特定主题和文学特征的文学评论作品出现,大多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

第一章N.司各特·莫马迪的《日诞之地》④——对非土著读者的排斥

原住民作家大都在作品中表现植根于大自然的传统生活的丧失、顺应紧张的现代生活的努力以及原住民与贫困、赋闲和酗酒的斗争。美国土著作家司各特莫马迪在1968年发表的《日诞之地》创作于美国历史和文学的大背景之下,讲述了二战退伍老兵——美国土著人艾贝尔回到自己的家乡赫梅斯普韦布洛(JemezPueblo),重新探求自己与印第安土地和社区之间接洽的故事。这部作品使196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出乎意料地落在了莫马迪——一位美国土著基奥瓦族作家——的头上,也从此开启了美领土著文学的新时代——美国土著文艺再起。莫马迪的成功,尤其是他对基奥瓦部落口述故事传统的灵活运用,融合了一直以来两极分化都比较鲜明的土著读者和非土著读者之间的关系,使当代美国土著文学转型,进而使以后的土著作家们获得了更多评论界的关注和出版时机(Tillett,36),这都为当代美国土著文学的兴盛开辟了道路。
....................................

一口述故事传统
《日诞之地》文本的序言以普韦布洛瓦拉托瓦(Walatowa)词汇Dypaloh开篇,这个词是普韦布洛传统口述故事的开场白:“很久很久以前”。同时,序言讲述了艾贝尔参加一个瓦拉托瓦的赛跑仪式。这些都将读者带向北美传统的土著民族文化当中。小说的最后一个词是Qtsedaba,这也是普韦布洛文化中结束一个故事的固定词汇。小说也以相互呼应的短语构成了框架,作品开始于“有一个日诞之地。它是由花粉和雨做成的”,结束于“有花粉做成的房屋,日诞之地”。另外,作品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故事都发生在瓦拉托瓦,中间的两部分故事发生在洛杉矶。
..................................

二文本中的景色书写
1土地、身份、疗伤
很难想象要去理解一个种群的人,而不去了解他们自己的那些关于他们是谁、他们从哪儿来、他们为什么而奋斗的故事。在莫马迪的散文、采访和演讲当中,他每每重点强调的是,美国土著人与欧裔美国人道德和精神世界的最大差异是来自于土著人深深根植于自然环境中的身份。“我感觉距离纳瓦霍非常近,因为他们就像我小时候的家人。即使是现在,当我身居其间,我就感觉到家了。我感觉我对那个社区和那片景色有些投入,而且我热爱纳瓦霍的精神。他们有一种伟大的慷慨精神。他们让人愉快(转引自Schweninger,122)”。在《日诞之地》中,地点不仅仅构成故事发生的场景,而且可以被当做“特征”:普韦布洛瓦拉托瓦村的景色不仅仅为故事的叙述提供文本背景,而且为发生在那里的人类的活动提供了评价的标准。那里的景色描写自成一体,近乎神圣。
............................

第二章詹姆斯韦尔奇的历史小说——以非土著读者为目标读者.................69-94
一反原型形象的书写...............................72-77
1白人眼中的土著人原型形象.............................72-74
2美国土著文化身份的后殖民性..................74-75
3韦尔奇笔下土著人文化身份的嬗变.....................75-77
二还原历史真相的书写.................................77-81
1后殖民主义中的抗议....................77-78
2书写历史的目的——对抗........................78-81
三文本与读者......................81-91
1对不熟悉事物的翻译..................81-83
2为读者建立的跨文化联系................83-88
3歧义与跨文化理解....................88-91
四小结........................91-94
第三章谢尔曼·阿列克谢的《独行侠和唐托在天堂里的格斗》——不取悦于任何读者.............94-131
一土著人的幽默......................................97-111
1少数族裔文化中的幽默...................97-98
2美洲土著人的幽默.........98-100
3土著人幽默的特点及与白人的关系.........................100-111
二阿列克谢幽默的特征.....................................111-117
1黑色幽默........................112-113
2模糊性.........................113-115
3两面性................115-116
4幽默——生存的基础..........................116-117
三文本与读者...........................117-128
1阿列克谢的幽默的保护作用........................117-125
2阿列克谢的幽默的反作用..................125-128
四小结......................128-131
第四章杰拉德·维泽诺的《熊心》——读者的想象..............131-158

第五章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典仪》——与非土著读者建立联系与平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发表自己作品的时候正伴随着美国土著文学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而此时这种民族文化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能否在主流世界中站住脚尚且难说。而西尔科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世界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宣传力量——对于当时美国土著文学的发展动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结 语

一个美国土著人,当他已经不再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作的时候,他还能被称之为土著作家吗?当他不得不运用英语——一种属于主流文化、而不是土著文化产物的语言,一种饱含心理、文化、风格、题材等偏见的异族语言——进行写作时,他到底在为谁写作?彼得怀尔德(PeterWild)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的美国土著小说都是高度适应了主流文化的土著人为非土著读者所写的(McFarland,9)。土著作家正在使用殖民者的语言进行创作,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创作表达了压迫者语言的传统价值,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为“美国文学”做出贡献。现在的美国土著人已经没有十分清晰的定义了,因为血统纯正的土著人非常少,绝大多数的美国土著作家都是混血儿,在他们身上同样流淌着白人的血,有时白人血统甚至超越了土著人祖先的血统。那么,土著人到底是谁?谁是土著人?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9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