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收敛及脱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1:50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已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以资源和能源的投入为驱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比重的近30%,碳排放量大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之和,在国际上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对内面临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压力。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和两难困境,成为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问题的研究广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理论基础大致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收敛性假说(Convergence Hypothesis)以及碳排放脱钩理论(Decoupling Theory)。然而,学术界基于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通过文献检索与梳理,学术界对碳排放收敛和脱钩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方碳排放收敛性研究大多以人均碳排放为指标且研究结论较为一致,研究认为碳排放存在收敛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国内有关碳排放收敛性研究近年逐步增多,但各文献研...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收敛及脱钩研究


技术线路图

散点图,碳排放强度,省域,散点图


图 3.12 1995 年、2005 年和 2015 年省域碳排放强度散点图(1)碳排放强度本文选取 1995 年、2005 年和 2015 年三个时间点来进行散点图和 LISA 指标分析,如图 3.12 所示。1995 年散点图中,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甘肃、河北、黑龙江、新疆、陕西、宁夏等 10 省区位于第 1 象限,表现为高碳排放强度-高空间滞后的正自相关关系的集群模式(HH),为正自相关关系,是高碳排放强度集聚省域;浙江、湖南、云南、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上海等 15 省市区位于第 3 象限,表现为低碳排放强度-低空间滞后的负自相关集群模式(LL),同样是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集群,为低碳排放强度集聚省域;位于第 2 象限的河南、青海、北京、四川为低碳排放强度被高碳排放强度包围区域(LH)和位于第4象限的贵州为高碳排放强度被低碳排放强度包围区域(HL),为碳排放强度负的空间自相关关系。2005 年散点图中,青海、内蒙、新疆、陕西、宁夏、吉林、辽宁、山西、甘

散点图,碳排放,省域,散点图


3 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分析1995 2005 年跃迁主要迁到第 II 和第 IV 象限,2005 2015 年这主要迁到第 III 象限,表明省域碳排放强度有空间集聚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人均碳排放以同样方法对人均碳排放的 Moran's I 散点图及跃迁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如图3.13 和表 3.4、表 3.5 所示。由图 3.13 可知,人均碳排放空间集聚与分异并存,空间集聚特征大于空间分异,人均碳排放空间分异有扩大的趋势。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相关性。具体而言,HH 区域主要为东北和华北地区,LL 区域主要为中部和西南部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J]. 孙叶飞,周敏.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7(06)
[2]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数量脱钩的实证研究[J]. 刘志红,曹俊文.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3]基于空间效应的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收敛分析[J]. 张翠菊,覃明锋.  生态经济. 2017(11)
[4]长江经济带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宁亚东,章博雅,丁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7(05)
[5]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J]. 王安静,冯宗宪,孟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8)
[6]我国区域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J]. 佟昕.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城市化对碳排放非线性脱钩效应的研究——基于Tapio脱钩模型的估计[J]. 邱强,方鑫,左翔.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5)
[8]江苏省不同产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卢娜,冯淑怡,孙华平.  生态经济. 2017(03)
[9]中国省域碳排放测算及配额分配[J]. 宋杰鲲,牛丹平,曹子建,张凯新.  技术经济. 2016(11)
[10]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J]. 夏勇,钟茂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10)



本文编号:3541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541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