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持绿性对中国玉米品种氮转移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16-10-31 14:30

  本文关键词:持绿性对中国玉米品种氮转移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持绿性对中国玉米品种氮转移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郭松  

【摘要】:选育和推广高产氮高效的作物品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玉米而言,绿熟性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但是否影响氮效率及相关性状并不清楚。在实现玉米高产的同时,如何通过选择品种和施肥措施来协同实现籽粒养分高效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结合田间和室内盆栽试验,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我国玉米品种绿熟性影响氮转移效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不同氮肥施用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两年三点对我国84个玉米品种的田间试验发现:玉米育种进程中提高品种的绿熟性(绿熟型替代黄熟型品种)可以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和氮吸收效率。但是,相对适度绿熟型品种(保绿度33-55%),过度绿熟(保绿度55%)不仅不能增产,而且还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氮转移效率。当前我国玉米品种的绿熟性过度,导致更多的叶片氮残留,籽粒氮浓度下降,因而阻碍高产和氮高效利用的协同。 2)通过两年的温室盆栽试验,利用15N标记精确定量了玉米品种先玉335(适度绿熟型)和郑单958(过度绿熟型)的氮效率差异。结果发现,先玉335具有更高的花前氮转移效率(主要发生在中部和上部叶片)和花后氮吸收效率及叶片的光合氮效率,从而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比郑单958有更高的籽粒氮浓度。负责玉米花后氮转移的关键基因ZmGSl.4在先玉335中、上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郑单958。 3)通过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45,120和240kg N ha-1)田间试验,比较先玉335(适度绿熟型)和NE9(过度绿熟型)的氮转移效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所有氮水平上先玉335都比NE9有更高的产量和氮转移效率。与NE9相比,先玉335在花后叶片氮浓度的下降早,可溶性蛋白的降解率高,与叶片衰老有关的ZmSee2β基因较高的表达量一致。 4)通过五个施氮处理的田间试验:0/45,0/120,0/240,120/120和240/0(kg ha-1有机/无机氮),在玉米灌浆期比较了不同氮处理下玉米叶片氮同化和转移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尽管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提高,但是0/240,240/0和120/120施肥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然而,有机氮施用能够降低玉米体内氮的积累,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叶片中氮同化相关基因(ZmNR1和ZmFd-GOGAT1)表达不受供氮形态的影响,而有机氮施用显著提高氮转移相关基因(ZmGS1.1和ZmGDH1)在老叶中的表达,从而增强叶片氮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玉米育种过程中追求过度绿熟不能提高产量,却导致叶片氮转移效率的下降,因而阻碍玉米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协同提高。未来通过选育适度绿熟型玉米品种和采用合理施肥措施,可以提高花前氮的转移效率以及花后氮向籽粒的分配效率,从而保证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增加籽粒氮素的收获,减少秸秆氮素的残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范骏;房增国;高强;叶优良;贾良良;袁力行;米国华;张福锁;;中国东华北部分地区玉米主推品种高产氮高效潜力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04期

2 CHEN FanJun;FANG ZenGuo;GAO Qiang;YE YouLiang;JIA LiangLiang;YUAN LiXing;MI GuoHua;ZHANG FuSuo;;Evaluation of th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the dominant maize hybrids grown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开昌,王庆成,张海松,冯凯;玉米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2 丁照华;吴洪飞;刘治先;汪黎明;孟昭东;杨菲;张发军;;山东省主要审(认)定玉米杂交种种质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3 孔令杰;董树亭;张吉旺;刘鹏;冯素飞;;Mo17及其衍生系氮素利用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4 苏诗杰;付清勇;朱思海;赵媛媛;;农田氮肥的动态变化及施氮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5 王建国;;玉米叶片衰老研究概况[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6 田玉华;尹斌;朱兆良;;稻田氮素淋洗损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7 李琴;;农田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8 卢道文;孙海潮;王海莉;;20年来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利用状况及品种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张旭;刘晓萍;郝学景;李立公;魏春;何光荣;马永良;;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10 何健;卓书斌;廖凌娟;王瑛;吴林芳;曹洪麟;;交通尾气污染对4种乡土行道植物叶片气孔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召荣;史文娟;连亚楠;方玉;;施氮对饲用玉米的产量形成的调控[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爱华;朱士江;张忠学;;三江平原稻作水氮胁迫条件下的生态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3 鲁彩艳;马建;陈欣;张旭东;史奕;赵牧秋;迟光宇;;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三季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兆良;;氮素管理与粮食生产和环境[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朱兆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6 赵伟;梁斌;杨学云;周建斌;;旱地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一季作物收获后残留肥料氮的去向[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霍利玲;康同五;卓康;王宾伟;;玉米新品种YH416的试推广与应用研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8 张伟强;许波;冯晓曦;王成业;;黄淮海玉米育种面临挑战及对策探讨-以驻马店市为例[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9 宋朝辉;方正;;不同栽培方式对蝴蝶兰生长发育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10 LI Zhongzheng;WANG Depeng;HUANG Jianliang;;Field Evaluation of Nitrogen Responses of Bt Transgenic Rice in Two Insects-Control Conditions[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林;油菜籽饼粕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创建及发育遗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金文;基于水稻叶片生理生态学特征的氮营养诊断[D];浙江大学;2010年

3 郭营;小麦不同矿质营养处理下苗期、产量和籽粒性状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平;不同氮效率类型小麦氮代谢差异及其机理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朱航;基于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营养状况监测与喷洒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惠;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夏文建;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农田氮素循环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张玉芹;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芦江;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邱炜红;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及其控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佳;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磷供给与利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先挺;水肥优化管理降低氮素淋溶损失与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飒;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时空分布及养分吸收差异比较[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超;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的效应和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苏凯;超高产夏玉米叶片保绿特性及氮素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吕鹏;氮素运筹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敬锋;水氮耦合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根系特性和氮、水利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林立;高产粮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农田氮素损失途径及水氮利用效率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姚威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贡湖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冬梅;不同氮效率玉米对氮素供应的农学和生物学响应机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宇;苏东;武桂贤;张顺;段清斌;;鲜食糯玉米主要数量性状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及效应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2 宋碧;刘德凤;彭玉淑;周启江;;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3 佟屏亚,程延年;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5年01期

4 周玉芝,段会军,姬惜珠,崔彦宏,周进宝,董晓亮;河北省夏播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卢广远,郝瑞莲,韩英,张金民,赵凤莲,谢幸华,孙淑芝;玉米穗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9年05期

6 高长建;高秆稀植大穗玉米杂交种与中矮秆耐密玉米杂交种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比较[J];杂粮作物;2005年03期

7 范连益,陈志辉,李芳春;不同密度下两种类型玉米产量及相关因子的比较[J];耕作与栽培;1997年03期

8 张泽民,李雪英,高书颖,贾长柱,李汉选;玉米遗传增益的穗粒性状基础[J];洛阳农专学报;1996年02期

9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米国华;刘建安;张福锁;;玉米杂交种的氮农学效率及其构成因素剖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就彩色玉米答读者[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05期

2 谭静,李小林;国外玉米抗旱方法[J];世界农业;2000年03期

3 郭庆法,汪黎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育种成果成绩斐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4 于振宝,吕相义,李继森,孙娜,丛向科,王晓临,朱立垚,颜士立,宁文金;发展玉米、小麦套种,增加复种指数[J];杂粮作物;2000年01期

5 杨贤成,焦仁海,金文龙,徐艳荣;“四单”系列玉米品种在贵州省表现初步评价[J];杂粮作物;2000年05期

6 石小燕;玉米不同时期氮素分配对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0年03期

7 苏俊;“十五”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8 薛飞,曹雨,何平,侯殿文,白英智;玉米越区种植问题初探[J];吉林农业科学;2000年03期

9 张忠军,孙瑞华;选购玉米品种应遵循的原则[J];吉林农业;2000年01期

10 钟小轮;玉米保鲜大有市场[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虎;陈士林;董娜;蒋爱凤;;豫北平原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刘治先;;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治先;;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孙世贤;;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玉米生产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5 刘翔;许志刚;;玉米品种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研究[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李鲁华;柳延涛;吕新;朱江;;绿洲玉米生态适应性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7 于世举;;岫岩地区玉米保全苗技术[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晓俊;于飞;敖芹;;干旱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9 白淑湘;;玉米品种选择的依据及适时播种[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10 赵凤琴;吕端春;;玉米种子质量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仁;[N];期货日报;2004年

2 记者李忠春、江山;[N];人民日报;2003年

3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柴兰高;[N];山东科技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忠春 赵永平;[N];市场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方世璞;[N];市场报;2004年

6 记者 张红梅;[N];威海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继忠;[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青马投资 于玲;[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晓春;[N];广西日报;2006年

10 吴桥县农业局 赵风娟;[N];河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圣;玉米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 张新伟;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特征与识别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3 张永生;玉米遗传图谱构建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庆燕;不同群体结构下玉米避阴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岳桂东;玉米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延锋;转Bt基因抗虫玉米田间试验与遗传稳定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杨恩琼;贵州中高海拔区玉米产量与品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丁莉;玉米品种更替中光合效率与产量提高的生理生态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张志军;玉米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谢瑞芝;玉米基因型的硫效率差异及氮硫互作对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佳贵;玉米喜肥等级及其氮磷钾平衡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2 杨芳;豌豆过氧化氢酶基因在玉米中的转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萌萌;不同供锌浓度下玉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志东;干旱胁迫下玉米转录因子家族表达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5 李晓辉;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丁布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王玉芳;不同阴离子形态锌化合物胁迫下玉米的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关琦;贵州部分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郝玉波;砷对玉米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马贇花;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与生理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白静;黑龙江西北部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持绿性对中国玉米品种氮转移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60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