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25 16:32

  本文关键词: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年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玉梅  

【摘要】:通过在陕西省灌溉试验站连续二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讨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水肥因子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粉碎氨化秸秆或施用粉碎氨化秸秆与硫酸钙的混合物,均具有改善土壤孔隙、抵制无效蒸发、协调土壤养分、培肥地力、保蓄降水、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之目的。本研究为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合理还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1.秸秆预处理对旱地土壤墒情、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1)比较几种秸秆预处理方法,秸秆粉碎有利于冬前小麦分蘖,但土壤水分散失较快,后期小麦发育较慢;返青后,粉碎氨化秸秆处理条件下的分蘖增加明显,氨化秸秆配施硫酸钙处理次之。长秸秆及粉碎秸秆处理下的小麦生长状况,均不如粉碎氨化秸秆及粉碎氨化秸秆配施硫酸钙处理下的小麦生长健壮。(2)就作物产量而言,2010-2011年,粉碎氨化秸秆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最高,粉碎氨化秸秆配施硫酸钙处理次之,长秸秆处理产量最低;2011-2012年,粉碎氨化秸秆处理较其它处理增产约6.7%-14.8%,其中较粉碎氨化秸秆配施无机土壤改良剂处理略高。粉碎氨化秸秆处理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3)粉碎氨化秸秆配施硫酸钙处理及粉碎氨化秸秆处理条件下,作物播种时的底墒及灌浆期的土壤水分等,均较粉碎秸秆处理及长秸秆处理为高,充分说明对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后再配以无机土壤改良剂是旱地保墒的有效手段。而从旱地土壤保墒及土壤水分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推荐采用粉碎氨化秸秆还田。(4)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处理及粉碎氨化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对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小。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呈现近似规律;而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全磷含量的提高幅度很小。土壤剖面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层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下层。而粉碎秸秆处理及长秸秆处理,由于分解程度较低,对各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甚微。(5)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处理,由于硫酸钙与氨化秸秆混合的交互作用以及硫酸钙自身对土壤养分的吸附作用,较粉碎氨化秸秆处理,降低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但对土壤硝态氮有更好的保蓄作用。2.预处理秸秆田间效应作用机理(1)施用粉碎氨化秸秆或施用粉碎氨化秸秆与硫酸钙的混合物,显著改善了土壤团聚情况及土壤孔隙分布情况。在湿筛条件下,粉碎氨化秸秆处理或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处理,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近一倍(后者更高)。长秸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孔隙分布未有改善效果。单施无机土壤改良剂,有效改善了土壤孔隙分布,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2)施用粉碎秸秆较长秸秆,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并改善了土壤持水及供水特性;粉碎氨化秸秆或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显著改善了以上水分特性指标。施用粉碎秸秆或长秸秆条件下,土壤脱水速率较高,而施用粉碎氨化秸秆或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条件下,土壤脱水速率较低。(3)粉碎氨化秸秆具有最强的自身分解能力;粉碎氨化秸秆混施硫酸钙次之;粉碎秸秆及长秸秆分解速率最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4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英,陈素英,裴冬,刘孟雨;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2 吕雯;汪有科;;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冬麦田土壤水分特征比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3期

3 刘定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张冀;;四川盆地丘陵区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6期

4 魏源送,李承强,樊耀波,王敏健;采用不同调理剂的污泥堆肥稳定度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5 赖心;丰达明;;pH 及其测量:从20世纪到21世纪[J];化学传感器;2000年03期

6 陈佳慧;兰进好;王晖;王文文;田纪春;;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的QTL初步定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6期

7 李建明;吴景贵;王利辉;;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差异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8 韩雅娇;朱新萍;杨宝和;K G 卡迪罗夫;贾宏涛;;土壤湿度和机械长度对棉花秸秆分解率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9 ;Effect of Long-Term Rice Straw Return on Soil Glomalin, Carbon and Nitrogen[J];Pedosphere;2007年03期

10 ;Influences of Long-Term Fertilizer and Tillage Management on Soil Fertility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J];Pedosphere;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东;罗成刚;温亮;陈秀斋;武博;耿锐梅;刘勇;张教侠;;秸秆还田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0期

2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程积民;夏传俊;;渭北旱塬苜蓿和沙打旺生产力对种间竞争的响应[J];草地学报;2008年02期

3 朱钦;苏德荣;;草坪冠层特征对蒸散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0年06期

4 邢著荣;冯幼贵;李万明;王萍;杨贵军;;高光谱遥感叶面积指数(LAI)反演研究现状[J];测绘科学;2010年S1期

5 周少平;谭广洋;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杨晶;;保护性耕作下陇东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J];草业科学;2008年07期

6 张铜会;赵哈林;李玉霖;崔建垣;韩天宝;张华;;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年01期

7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邹厚远;;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J];草业学报;2008年04期

8 李丽君;高聚林;武向良;王志刚;桑丹丹;孙继颖;庞彰;李志峰;;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田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年02期

9 宋英博;贾立君;杜永生;王囡囡;邓际华;陈庆山;胡国华;;利用叶片反射光谱预测大豆合交98-1667干物重模型[J];大豆科学;2010年03期

10 张保民;徐晓丽;王锋;刘锋;王法宏;;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会娟;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王幼奇;陕北小流域植被耗水过程及环境因素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蔡太义;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路海东;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栋;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孟秦倩;黄土高原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消耗规律与果树生长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卜玉山;不同覆盖物的农田生态效应与作物增产机理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10 吴淑芳;坡面径流调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强;水蚀导致的土壤储水和导水变化对红壤季节性干旱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莹莹;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苏伟;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兆伟;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延华;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娟;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中堂;有机物料覆盖对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桃生长结果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朱钦;不同冠层结构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蒸散量及二氧化碳交换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段敏杰;放牧干扰下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仪明媛;长期施肥下黑土碳库变化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波;刘登民;劳秀荣;聂俊华;孙伟红;;长期秸秆还田及休闲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李会科,赵政阳,张广军;果园生草的理论与实践——以黄土高原南部苹果园生草实践为例[J];草业科学;2005年08期

3 赵千钧,罗毅,欧阳竹,柴怀堂,刘传收,盖广明;鲁西北平原冬小麦耗水过程与节水灌溉管理模式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4 黄明斌,杨新民,李玉山;黄土区渭北旱塬苹果基地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5 王会肖,刘昌明;农田蒸散、土壤蒸发与水分有效利用[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6 潘根兴,赵其国;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孟磊,丁维新,蔡祖聪,钦绳武;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8 杨大晋;旱地玉米覆盖秸秆的增产效应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6年05期

9 胡斌;夏玉米田秸杆覆盖效果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1998年03期

10 刘贤赵,宋孝玉;陕西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起;秸秆氨化利弊谈[J];河北畜牧兽医;2002年09期

2 铁木尔,黄新霞;秸秆氨化把四关[J];养殖技术顾问;2002年02期

3 裘大堂,娄佑武,兰桂如;农户小型秸秆氨化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02年05期

4 ;牧草青贮和秸秆氨化技术[J];今日农村;2002年09期

5 钟华平,岳燕珍,樊江文;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J];资源科学;2003年04期

6 裘大堂;娄佑武;兰桂如;;小型秸秆氨化技术[J];北方牧业;2003年18期

7 宋惠安;农户小型秸秆氨化处理及利用[J];农村百事通;2004年22期

8 陈益;秸秆氨化实用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05年11期

9 张园;秸秆氨化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2005年08期

10 陈益;;秸秆氨化实用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玉霞;王瑞杰;;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与措施[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亚平;魏蒙关;李洪岐;;河南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建议[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杨刚;;文山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措施[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年

4 樊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王煌平;罗涛;翁伯琦;张晓玲;张清;;福建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对策[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6 白跃宇;谭旭信;;牛饲喂氨化秸秆试验研究[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7 孔一江;许英志;袁定浩;孙玲;;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周兵;杨武英;郭云萍;;临翔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年

9 谭旭信;;秸秆氨化肉牛育肥技术[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董佑福;侯方安;;山东省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及对策建议[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平茂;[N];平顶山日报;2005年

2 杜立;[N];陕西科技报;2012年

3 宋来斌;[N];山东科技报;2013年

4 刘启;[N];承德日报;2005年

5 尹成杰;[N];今日信息报;2005年

6 刘伟 掌士华 夏兴俭;[N];连云港日报;2005年

7 刘序;[N];农民日报;2002年

8 燕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四典;[N];河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玉梅;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孙优善;玉米秸秆保质贮存及水热反应处理提高可生化性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闫贵龙;影响秸秆营养价值的作物学因素及复合化学处理的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红宇;玉米秸秆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发酵饲料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珊;河北省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韩洪英;玉米秸秆不同处理营养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姜树;合肥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姜洁;玉米秸秆微生物预处理工艺筛选[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建胜;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唐萍;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安峰;泰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绩效与长效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葛明华;吉林省秸秆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继伟;临沂市作物秸秆在农业生产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贺永惠;北方地区玉米秸秆复合碱化和快速氨化技术及其在幼羊生长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秸秆预处理对土壤水肥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9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