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5 20:28

  本文关键词: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年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严正升  

【摘要】: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水资源缺乏,水分是植被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研究该地区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对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的意义。本文以人工柠条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枝条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的降水频率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以≤10mm的小降水事件为主。在丰水年,对全年降水量贡献最大的是30mm的大降水事件;在枯水年,对全年降水量贡献最大的是≤10mm的小降水事件。(2)降水入渗具有滞后性,且滞后性与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作用,即密度越大滞后作用越明显。降水入渗深度、入渗量因林分密度不同存在差异。撂荒地的降水入渗深度最小,入渗深度与密度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土壤水分入渗量与密度成负相关关系。(3)不管丰水年还是枯水年,1.5小区率先到达土壤水资源利用限度,其次为2.0小区,在其次是0.5小区,最后为1.0小区。(4)考虑到人工柠条林的可持续经营,1.0小区的柠条密度最为适宜,其密度为24株/m2。(5)未覆盖和覆盖林地降雨补给量与降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枝条覆盖使林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由0.50增加至0.70,明显提高了林地次降水补给量和入渗深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联;申俊初;翟英涛;;影响土壤水分观测精确度的原因及观测注意事项探讨[J];贵州气象;2011年04期

2 花临亭;;辽西砂荒地带土壤水分演变趋势与土地利用问题[J];辽宁农业科学;1963年03期

3 苏平;广西土壤水分分区初探[J];广西气象;1987年06期

4 ;中澳科学合作项目——土壤水分和干旱的遥感监测开始实施[J];遥感信息;1992年02期

5 杨改河,,申云霞,唐拴虎,王长发,温小侠,吴永常;土壤水分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6年02期

6 傅伯杰,杨志坚,王仰麟,张平文;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数学模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03期

7 叶彩华,米季德,陈璐,海玉龙,郭文利;土壤水分自动遥测系统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气象;2001年02期

8 施建成,李震,李新武;目标分解技术在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计算中的应用[J];遥感学报;2002年06期

9 吕军杰,姚宇卿,王育红,王海洋,张宪初;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3期

10 黄奕龙,陈利顶,傅伯杰,黄志霖,贵立德,吴祥林;黄土丘陵小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农气报表土壤水分记录审核软件[A];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的建设和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师丽魁;;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除多;次仁多吉;边巴次仁;王彩云;;西藏中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姚付启;蔡焕杰;张振华;;烟台苹果园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转换关系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6 石庆兰;王一鸣;冯磊;;土壤水分测量中相位差检测算法的实验与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巫丽君;潘建梅;魏爱明;王秀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浅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海鹰;冶林茂;陈海波;;土壤水分研究进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陈怀亮;徐祥德;刘玉洁;厉王昇;邹春辉;翁永辉;;基于遥感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土壤水分预报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胜林;[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陈瑜;[N];宁波日报;2010年

3 王一;[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宛霞 通讯员 赵志强;[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记者 王建忠;[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田宜龙;[N];河南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王宝军 通讯员 赵志强;[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张芳 仲维健;[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记者 刘剑英;[N];河北日报;2009年

10 邢开成 胡佳军;[N];粮油市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琪;大尺度被动微波辐射计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魏新光;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山地枣树蒸腾规律及其节水调控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丙霞;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4 杨长刚;半干旱雨养区覆盖种植冬麦田土壤水热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改改;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伟;植被覆盖地表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7 杨开宝;黄土丘陵区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燕东;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吴元芝;黄土区土壤水分对典型植物有效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10 韩桂红;干旱区盐渍地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忠凯;土壤水分监控保障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苏欢;河南省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丁从慧;土壤水分对夏玉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洛丹;不同植被类型对陡坡地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盛元;黄土土柱降雨特征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佳洲;土壤水分对三七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雪;牧草根系形态特征及土壤水分对修剪高度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金锋;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苏一鸣;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起垄覆膜垄沟覆草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上官玉铎;负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和氮素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05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