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6-12-06 10:09

  本文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价

齐瑛琳  

【摘要】:狂犬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包括人在内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均易感。狂犬病在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每年致超过5500人死亡,95%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和亚洲,这些地区犬类狂犬病潜在威胁超过30亿人。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感染所致,RABV具嗜神经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近乎100%。狂犬病是疫苗可防控的疾病,预防人类狂犬病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疫苗免疫消除犬狂犬病,大部分发达国家,通过犬只大规模疫苗接种消除了犬狂犬病,进而显著降低人类狂犬病发病数。因此,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狂犬病疫苗是十分重要的。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 VLP)是由病毒的一种或几种结构蛋白在体外以自主装配方式形成的一种粒子,形态和结构上模拟天然病毒,不含遗传物质,无感染和复制能力。VLP以正确构象和高度重复的形式展示抗原表位,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为宿主提供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VLP已成为众多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的研究热点,流感VLP疫苗、乙型肝炎VLP疫苗等已进入临床试验或批准上市。但目前为止,有关狂犬病病毒样颗粒(rabies VLP)构建研究的报道却是极少的。因此,本论文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构建生产rabies VLP,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 第一章: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制备。RABV糖蛋白(glycoprotein, GP)是唯一刺激并诱导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VNA)的结构蛋白,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P)决定了RABV合成、出芽,维持病毒形态,且MP上具有GP专一性结合位点,影响GP在病毒包膜表面的构象。因此,本研究选择RABVEvelyn-Rokitnicki-Abelseth(ERA)株GP和MP作为构建rabies VLP基本组装元件。构建并拯救分别表达GP和MP的重组杆状病毒(recombinant baculovirus, rBV),共感染悬浮培养Sf9细胞,收获上清并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rabies VLP。电镜观察可见大小在180~200nm、纤突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rabies VLP,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abies VLP由GP和MP组成,免疫电镜检测证实rabies VLP表面纤突为GP。成功构建并生产出由RABVERA株GP和MP装配形成的rabies VLP,命名为EVLP。 第二章:嵌合型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制备。鞭毛蛋白(flagellin)作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5)5天然激动剂,有效诱导天然免疫,触发B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适应性免疫。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与神经节苷脂GM1高度亲和,增强抗原提呈能力,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应答。因此,本研究选择flagellin和LTB作为rabies VLP膜锚定形式的分子佐剂。分别构建含GP跨膜区和胞质尾区的flagellin和LTB融合基因,拯救分别表达flagellin和LTB融合基因的两株rBV,并以分别表达GP、MP和flagellin或LTB的三种rBV共感染悬浮培养Sf9细胞,收获上清并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两种嵌合型rabies VLP。电镜观察可见大小在180~200nm、纤突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嵌合型rabies VLP,,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两种嵌合型rabies VLP由GP、MP和flagellin或LTB组成,免疫电镜检测证实flagellin和LTB分别成功插入两种嵌合型rabies VLP。成功构建并生产出由RABV ERA株GP、MP和flagellin或LTB装配形成的两种嵌合型rabies VLP,分别命名为EVLP-F和EVLP-L。 第三章:狂犬病病毒样颗粒免疫效果评价。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和犬,评价EVLP、EVLP-F和EVLP-L免疫效果以及是否具有开发成新型狂犬病疫苗的潜能。小鼠免疫显示,三种rabies VLPs均具有免疫原性,但与EVLP相比,EVLP-F和EVLP-L诱导更快更强的VNA反应,触发显著增多的分泌IFN-γ或IL-4的CD4+T和CD8+T细胞;两种嵌合型rabies VLP免疫后在腹股沟淋巴结募集和/或活化更多的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EVLP-F诱导产生强大的特异性IgG2a抗体反应,活化倾向于Th1型免疫应答;与之相反,EVLP-L触发更倾向于IgG1血清抗体反应;EVLP免疫仅保护部分小鼠免受RABV致死性攻击,而EVLP-F和EVLP-L所诱导显著增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为小鼠提供完全保护用于抵抗RABV感染。更为重要的是,与EVLP相比,EVLP-F和EVLP-L同样在犬体内诱生更高的VNA滴度及显著增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和IL-4分泌反应,并保护所有免疫犬在RABV致死性攻击中存活。三种rabies VLP均具有免疫原性,但膜锚定形式flagellin和LTB在嵌合型rabiesVLP中发挥强大的佐剂活性,与EVLP相比,EVLP-F和EVLP-L在小鼠和犬体内均诱导产生显著增强的RABV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并保护免疫动物远离RABV感染。因此,rabies VLP具有开发成为安全有效的新型动物用狂犬病疫苗的潜能。 第四章:板蓝根多糖对狂犬病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的影响。佐剂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抗原免疫原性,诱导增强型免疫应答反应。中草药中一种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多糖,具有广泛药理学活性,特别是在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上。IIP-A-1是一种从传统中草药板蓝根中提取纯化的α-葡聚糖。本研究将EVLP联合IIP-A-1作为抗原,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详细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反应,并进一步评估IIP-A-1佐剂活性及是否具有开发成为新型佐剂用于VLP或其他抗原的潜力。与单一EVLP免疫相比,EVLP联合IIP-A-1共免疫显著增强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包括B细胞和DC募集和/或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分泌IFN-γ或IL-4的CD4+T和CD8+T细胞分化,RABV特异性VNA产生;此外,低剂量EVLP混合IIP-A-1后能触发与单一高剂量EVLP诱导产生的相似强度的免疫应答反应;更为重要的是,EVLP联合IIP-A-1诱导的显著增强的免疫反应能完全保护免疫小鼠抵抗RABV致死性攻击。结果暗示板蓝根提取物α-葡聚糖IIP-A-1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新型佐剂的特性,用于VLP疫苗或其他类型疫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Current Status of Canine Rabies in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朝勇,王立为;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综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芳青;吴小锋;;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新技术[J];蚕桑通报;2008年02期

3 吴小锋;曹翠平;鲁兴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重组蛋白质的降解及其对策[J];蚕业科学;2005年04期

4 王彬;冯永胜;衣服德;;中药多糖免疫增强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7年06期

5 周婵;朱勇;徐水;;无脊椎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方法[J];动物营养学报;2011年02期

6 刘强;宋雨鸿;李慧;蔡宇;孙学刚;陈志良;;甘蔗渣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7 王阳,王伯初,周菁,彭亮;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徐静,傅颖媛;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5年09期

9 仇微红;郭世宁;李志华;刘晓琳;;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年02期

10 王增敏;;多糖对畜禽免疫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颖;金宏;程义勇;;多糖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食物功效成分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高明华;夏咸柱;薛琳;沈为明;韩启茂;;狂犬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向涛;;中药活性多糖研究与展望[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冯兴中;;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概况[A];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峰;;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A];六味地黄类中成药与方剂——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12年

6 董娜;张贵强;贾培媛;武军华;李帅;单俊杰;王玉霞;;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7 董娜;张贵强;贾培媛;武军华;李帅;单俊杰;王玉霞;;7种植物多糖对小鼠卵清蛋白免疫反应的佐剂活性(英文)[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8 韩利芳;张玉发;;紫花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9 苏萌;杨柳;李牧;候京玲;钟秀会;;五加芪水煎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桂玲;鳞翅目昆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和高蛋白表达细胞克隆株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异健;两种中药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的免疫调节作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黄海楠;狂犬病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杆状病毒活疫苗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丽娟;Withanolide类成分的活性筛选及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吕自力;奶牛体细胞的纯化与人COL1α1 cDNA转染及核移植胚胎发育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崔翠菊;叶绿体基因工程与植物细胞器基因组进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宏军;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及其对雏鸡免疫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冯昊;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病毒样粒子及嵌合细小病毒样粒子的构建、鉴定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兴华;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酶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阚建全;甘薯糖蛋白的糖链结构与保健功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忠玲;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丽;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尹金凤;溶菌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机制及其增效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韩伟;补充枸杞多糖对大负荷运动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邹金峰;鸭圆环病毒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Cap蛋白核定位信号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郭海红;DEK蛋白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活性检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国良;苞叶雪莲水提物对小鼠免疫系统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祁晶;当归多糖的结构分析及其对大鼠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曹付春;地鳖虫纤溶活性先导蛋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洁心;甜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商澎,杨铁虹,贾敏,梅其炳,朱德生,赵文明,赵德化;当归多糖AP-0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2 李明峰,任军,梅其炳,陶静仪;当归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3 商澎,杨铁虹,贾敏,梅其炳,赵文明,曹之宪,赵德化;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4期

4 朱启;张东蕾;王芝萍;程淑秀;刘雪桐;;某些植物多糖对小鼠淋巴和造血细胞生成的影响[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5年03期

5 周世文,徐传福;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四清;吴增红;;浅谈狂犬病及其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湖南畜牧兽医;2007年04期

2 韩改会;李回;孟先明;罗廷荣;;狂犬病病毒L蛋白的研究进展[J];广西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3 杨毅昌,皮振举,岳洪亮,赵晓静,宋金东,李树军,唐志成,李树春;狂犬病传播途径[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02期

4 苏经力,哈斯巴图,苏勇,布仁共格,雷子平,张有辉;羊狂犬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09期

5 秦翠丽,李松彪,李治力,张许科;狂犬病基因工程苗研究进展[J];河南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6 张海,金昌德,李六金,施新猷,娄清林,李秦;狂犬病病毒3aG株糖蛋白重组质粒构建及其体液免疫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2002年03期

7 李有业;控制狂犬病的新举措[J];当代畜牧;2003年03期

8 孙泉云,潘水春;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断[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4期

9 冯洪钱;人兽共患狂犬病古今考[J];农业考古;2004年03期

10 姜海龙;钱爱东;;狂犬病病毒糖/核融合基因原核表达克隆质粒的构建与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青;;中国狂犬病和狂犬病毒监测[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文成;张朝阳;范仲鑫;邱立新;刘道新;李文平;;湖南部分地区犬狂犬病病毒的监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张永振;;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夏咸柱;;加强动物狂犬病防控研究 从源头上防控人类狂犬病[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海林;;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传林;袁佳奇;张晓威;;狂犬病的治疗[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黎天德;;中国狂犬病细胞介导免疫研究进展[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姚利蕊;;狂犬病的传播根源及预防[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9 尹伟力;王雯;方绍庆;许红岩;刘宁;;蝙蝠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措施[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晓虎;丁壮;扈荣良;;治疗性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欣 郭阳虎;[N];科技日报;2013年

2 褚菊仁;[N];健康报;2004年

3 ;[N];北京日报;2006年

4 杜龙;[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5 本报记者  邵文杰;[N];光明日报;2006年

6 姚璟;[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郑灵巧;[N];健康报;2006年

8 张见麟;[N];健康报;2007年

9 郑灵巧;[N];健康报;2007年

10 记者  何世文;[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富强;湖南省1988~2007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姜海龙;狂犬病病毒糖/核融合基因DNA疫苗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3 张建明;福建省狂犬病流行病学及病毒学特征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赵敬慧;我国鼬獾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5 王晓虎;狂犬病病毒感染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黄海楠;狂犬病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杆状病毒活疫苗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守峰;狂犬病病毒的RNA干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宋艳;狂犬病病毒街毒株感染致突触F-actin重构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杨玉姣;狂犬病病毒靶向RNA干扰制剂的研制与鉴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江禹;我国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力;广西西部地区蝙蝠携带狂犬病调查[D];广西大学;2008年

2 郑文成;湖南部分地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泽;乳鼠及犬脑组织中狂犬病病毒的分布定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静;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在临床狂犬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09年

5 范晓娟;犬、猫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曾妮;抗狂犬病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曹亮;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8 李海涛;狂犬病病毒保护性抗原重组犬2型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在犬科动物的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雷;狂犬病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冯励;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初步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制备及免疫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06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