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7:34
  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能量流动等生态系统过程的主要因素,能敏感地反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林地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不仅停留在土壤表层,其影响深度及植被恢复过程都可体现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上,此外,氮磷等土壤养分元素的添加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不同环境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实验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当地大面积的油松人工林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演替过程伴随着土壤微生物的演替,此外,该地区特有的深厚黄土层及其养分贫瘠状况,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应变化响应的新角度。本研究以期阐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随土层深度的变化、随植被恢复的变化、以及氮和磷添加等人为干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组成的影响,从而为人们开发土壤深层微生物,检测植被恢复效果及应对生态系统外源养分添加提供科学依据。第一,研究油松林地不连续7个土壤层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7个土壤层分别...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scaling,NMDS)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细菌群落,理化性质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3.3.4 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基于门水平土壤细菌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第 1 和第 2 排序轴分别为土壤理化性质可解释细菌群落变异的 50.32%和 24.03%(图 3.5)。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速效磷(r2=0.58, P=0.001)、速效氮(r2=0.72, P=0.001)、有机碳(r2=0.56, P=0.001)、全氮(r2=0.52, P=0.003)和镁(r2=0.48, P=0.001)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用红色箭头表示)。

序列,群落结构,植被恢复,各种因素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物和根系生物量随林地植被恢复而增加,因此植物养分累积量大于消耗量而土壤养分逐渐累积。随植被演替的进行,林冠郁闭度增加,土壤养分增加,这些都必将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图 4.1)。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检测细菌 16S 核糖体 RNA(ribosomal RNA, rRNA)和真菌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结合植被林龄演替及环境因素,阐明了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与植被林龄演替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丘陵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梁楚涛,张娇阳,艾泽民,肖列,薛萐.  生态学报. 2018(10)
[2]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张风革,霍云倩,孙艺,肖燕,杨高文,张英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格局研究进展[J]. 厉桂香,马克明.  生态学报. 2018(05)
[4]中亚热带地区氮沉降对杉木幼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J]. 郝亚群,谢麟,陈岳民,唐偲頔,刘小飞,林伟盛,熊德成,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1)
[5]川西北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磷(P)添加的响应[J]. 字洪标,代迪,胡雷,阿的鲁骥,王长庭.  土壤通报. 2017(03)
[6]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物量的关系[J]. 田琴,牛春梅,谷口武士,山中典和,时伟宇,杜盛.  生态学报. 2017(20)
[7]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张立超,何昌福,张文明,张春红,邱慧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02)
[8]我国水蚀区坡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J]. 马芊红,张光辉,耿韧,王兵.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2)
[9]不同施肥模式对雷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 陈志豪,梁雪,李永春,李永夫,徐秋芳,邬奇峰,李松昊,沈振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4)
[10]应用PLFA法分析氮沉降对缙云山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曾清苹,何丙辉.  环境科学. 2016(09)

博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异养呼吸特征[D]. 田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2]黄土丘陵区油松和刺槐人工林地下生产力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陈莉莉.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3]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的影响研究[D]. 于海玲.吉林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长期施肥对江西稻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邓文悦.西北大学 2017
[2]小兴安岭森林冬季土壤微生物对氮沉降的响应[D]. 姜思领.黑龙江大学 2016
[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曾全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4]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硝化过程及N2O排放的影响[D]. 辛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5]丛枝菌根真菌对刺槐根际微生态的作用[D]. 杜小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林木菌根真菌与土壤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研究[D]. 张海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D]. 王娟.甘肃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0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570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