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17:24
  我国北方坡耕地分布较广,北方降雨月份较为集中且降雨量大,加之人为扰动破坏和不科学的耕作方式等综合影响,致使坡耕地土壤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坡面水土流失现象频发,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紊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保水保土效果,及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方10°坡耕地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了传统耕作(CT)、免耕(ZT)、免耕秸秆覆盖(NT)和横垄耕作(CR)4种处理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和大豆各生育期内坡面0~100cm(步长为10cm)土壤含水量。分析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减水、减沙效果及流失土壤颗粒的机械组成特征,总结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适合北方坡耕地的最优耕作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模式,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量均表现为:CT>CR>ZT>NT;产流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25cm深土层温度,产沙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径流量>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不同耕作模式对坡面不同粒级土颗粒的保...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意义
        1.1.2 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
        1.2.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3 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2 气象资料和产流产沙量
        2.3.3 土壤颗粒机械组成、植被覆盖度和地温
        2.3.4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
        2.3.5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2.4 分析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
        2.4.2 富集率和分形维数
        2.4.3 矩阵法分选系数σ、偏倚系数CS和峰凸系数CE
        2.4.4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2.4.5 Pearson相关系数
        2.4.6 时间稳定性研究方法
        2.4.7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2.4.8 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
        2.4.9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量研究
    3.1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产流、产沙量分析
    3.2 产流产沙量影响因子分析
    3.3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及富集率分析
    3.4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3.5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其他评价指标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垂直方向变化的影响
    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水平方向变化的影响
    4.3 土壤水分剖面、坡面二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4.4 大豆产量、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1 降雨量与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5.2 不同指标对土壤水分时间稳性评价
    5.3 代表性测点估计效果检验
    5.4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
    5.5 不同剖面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5.1 不同剖面深度观测点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5.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5.6 不同深度和测定时间土壤水分二维分布特征
    5.7 不同耕作模式剖面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异特征
    5.8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6.1 土壤含水量经典统计学分析
    6.2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结构特征
    6.3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主要研究成果
        7.1.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68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68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