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6 16:24
  再生稻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生产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水平总体较低且产量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再生稻种植方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与筛选、栽培管理措施的优化以及机收再生稻的推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也不断提高,大田生产和科学试验条件下再生季产量均可达到5.5 t ha-1以上。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前人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氮肥管理对再生稻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指标的影响,少有关于再生稻产量形成过程中光能拦截与利用、物质生产与转运、氮素吸收和利用等生理过程对氮肥管理响应的报道。为此,本研究于2016和2017年在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两优6326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头季氮肥处理(100和200 kg N ha-1,于头季移栽前1 d、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按4:3:3比例分次施用),2个促芽肥处理(0和100 kg N ha-1,于头季齐穗后15d施用...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 再生稻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现状
        1.1.1 发展再生稻的重要意义
        1.1.2 我国再生稻发展历史
        1.1.3 我国再生稻的地理分布及生产现状
        1.1.4 其他国家和地区再生稻发展历史与现状
    1.2 再生稻再生季农艺和生理学特点及其产量形成机制
        1.2.1 再生季的农艺和生理学特征
        1.2.2 再生季产量形成机制
    1.3 气候条件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4 品种类型间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差异
    1.5 水分管理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6 留桩高度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7 氮肥管理对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8 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分配和转运的关系
        1.8.1 水稻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关系
        1.8.2 水稻产量与齐穗前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关系
    1.9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气象数据
        2.3.2 生育进程
        2.3.3 产量测定
        2.3.4 产量构成因子和其他农艺生理指标
        2.3.5 冠层光能拦截与利用效率
        2.3.6 氮素吸收与氮素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象数据和再生稻生育期
    3.2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2.1 氮肥处理对头季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2.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3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再生力的影响
    3.4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农艺性状以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4.1 氮肥处理对头季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影响
        3.4.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有影响
        3.4.3 氮肥处理对头季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4.4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4.5 氮肥处理对头季齐穗前后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3.4.6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齐穗前后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3.5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3.5.1 氮肥处理对头季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3.5.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光能拦截与利用的影响
    3.6 氮肥处理对再生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6.1 氮肥处理对头季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6.2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4.讨论
    4.1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2 氮肥处理对再生力的影响
    4.3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4.4 氮肥处理对再生季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4.5 品种特性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4.6 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在头季和再生季间的比较
    4.7 气候条件对头季和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5.结论
6.研究的创新点、问题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39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839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