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对老化心理的社会建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16:36
  老化是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衰退性变化。老化心理则是个体对老化的感知、识别、体验及与之相关的态度、经验和观念。年龄指人从出生之日起到计算之时止在世生存的时间长度,分为客观年龄和主观年龄,前者指由社会界定的年龄,后者指由主体界定的年龄。老龄约制,即年龄对老化的心理约制作用,指以年龄作为对老化起点、程度及发展趋势的标志。本研究以社会建构论为理论基础,旨在回答“年龄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建构了人的老化心理?”这一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用两个实验考察了客观年龄和主观年龄对主观老化体验的影响,旨在证明年龄对老化的心理约制作用,亦即年龄对老化心理的建构性。实验一采用3*3混合设计。自变量一为客观年龄条件,为被试内变量,分“被试年龄”“小年龄”(比被试小10岁)“大年龄”(比被试大10岁)三种水平;自变量二为年龄段,为被试间变量,分为“60组”“70组”和“80+组”三种水平;因变量为主观老化体验,测量工具为《个体老化体验问卷》。抽取59名老年人为样本,要求被试分别在三种客观年龄条件下完成《个体老化体验问卷》,三次施测顺序采用拉丁方平衡设计。使用spss18.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1.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2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2 选题意义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关键词释义
        1.1 年龄
            1.1.1 客观年龄
            1.1.2 主观年龄
        1.2 老化与老化心理
        1.3 老龄约制
        1.4 建构与社会建构
    2 有关年龄的研究
        2.1 直线矢量时间
        2.2 线性增龄
        2.3 年龄与生命历程
    3 有关老化与老化心理的研究
        3.1 研究发展的趋势
        3.2 研究集中的主题
        3.3 研究使用的方法
    4 年龄对老化心理的影响研究
        4.1 年龄与老化的关系
        4.2 年龄对老化的判定
        4.3 有关老龄约制的争论
        4.4 年龄影响老化心理的心理学研究
            4.4.1 客观年龄对老化体验的影响
            4.4.2 主观年龄对老化体验的影响
        4.5 年龄影响老化心理的社会学研究
            4.5.1 老龄分类
            4.5.2 老龄地位、老龄角色和老龄规范
            4.5.3 社会时间表
    5 问题提出
第三部分 研究方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第四部分 量化研究:年龄对老化心理的建构作用
    1 目的
    2 研究一 老化心理的测量与问卷修订
        2.1 选择主观老化体验作为老化心理的测量指标
        2.2 主观老化体验的测量
            2.2.1 主观老化体验测量工具的准备
            2.2.2 《个体老化体验问卷》的翻译与修订
            2.2.3 《个体老化体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 研究二 客观年龄对主观老化体验的影响
        3.1 实验假设
        3.2 方法
            3.2.1 被试取样
            3.2.2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4 讨论与结论
    4 研究三 主观年龄对主观老化体验的影响
        4.1 实验假设
        4.2 方法
            4.2.1 被试取样
            4.2.2 实验设计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程序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4 讨论与结论
    5 量化研究的总讨论
    6 量化研究的结论
第五部分 质化研究:年龄参与建构的老化心理及其建构过程
    1 目的
    2 问题与方法选择
    3 质化研究的设计
    4 研究准备
        4.1 抽样方法与样本描述
            4.1.1 抽样策略
            4.1.2 抽样原则
            4.1.3 样本描述
        4.2 建立研究关系
        4.3 研究者身份反思
        4.5 进场准备
            4.5.1 公开研究者身份
            4.5.2 设计访谈提纲
            4.5.3 撰写“知情同意书”
            4.5.4 编制“受访者信息表”
            4.5.5 录音设备的准备与调试
        4.6 进入现场
    5 收集资料
    6 整理与分析资料
    7 研究结果呈现的方式
    8 结果
        8.1 增龄即老化:老化是必然且呈“台阶式”下降
        8.2 拒老:以“不老之心”抵抗生理性老化
            8.2.1 意识到老化征明显增加
            8.2.2 区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以积极心态抗拒老化
            8.2.3 追求“有乐趣的生活”,不愿“窝在家里”
            8.2.4 顺其自然,及时享乐
        8.3 服老:认同和接受自己的老年身份
            8.3.1 今昔对比,“不如当年”
            8.3.2 接受“落伍者”身份
            8.3.3 将强制退休合理化
            8.3.4 承认生理性老化的决定作用
        8.4 怯老:对失能不断加剧的担忧
            8.4.1 老人多病被视作“常态”
            8.4.2 老年罹病被污名化为“累赘”
            8.4.3 担忧:从患病到家庭矛盾
            8.4.4 保持健康即为家庭“做贡献”
        8.5 终老:在恐惧和无奈中向人生告别
            8.5.1 该“见马克思”了
            8.5.2 人死如灯灭:相信死亡是一切的终结
            8.5.3 恐惧死亡
            8.5.4 生死难择
    9 结果的效度检验
    10 质化研究的讨论
        10.1 老年心理科学对“增龄即老化”的建构
        10.2 “重少轻老”的社会价值对老化的消极建构
        10.3 人的工具价值对贬老心理的建构
        10.4 生物医学模式对“增龄即病”的建构
        10.5 现代自恋文化对惧死心理的建构
        10.6 老年人群对老化心理的建构
    11 质化研究的结论
    12 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六部分 本研究的总结论
第七部分 研究启示
    1 “增龄等同于老化”只是社会文化对老化的“一种”建构
    2 对老化的“另一种”建构
        2.1 年岁攀高并不意味着必然孱弱、罹病
        2.2 肉体死亡并不等同于自我彻底消亡
    3 应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对老化心理的建构作用
    4 在全社会倡导“无龄老化”
第八部分 研究总结
    1 研究创新
    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个体老化体验问卷》原问卷和修订版的维度及题项
    附录二 《个体老化体验问卷》(修订版)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受访者信息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龄化研究的“问题化”与老人福利内卷化[J]. 陈雯,江立华.  探索与争鸣. 2016(01)
[2]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李琴,彭浩然.  公共管理学报. 2015(02)
[3]生命历程理论的知识传统与话语体系[J]. 江立华,袁校卫.  科学社会主义. 2014(03)
[4]时间观念的源始发生及其社会建构[J]. 李宏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05)
[5]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J]. 沈铭贤.  科学. 2013(02)
[6]老年人死亡态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崔静,史宝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6)
[7]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J]. 彭华茂,王大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8)
[8]老年、老化与老龄化的概念辨析[J]. 黄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9]社会建构论与质化研究[J]. 叶浩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7)
[10]时间意识的突破与提升——简论海德格尔时间观兼与马克思主义时间观初步比较[J]. 陶琳.  北方论丛. 2010(06)

博士论文
[1]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吴捷.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33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33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