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及其制度嵌入

发布时间:2022-08-11 09:27
  劳动经济学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新版《辞海》(2009年)中关于劳动经济学的定义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1980年代初,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教材阐述“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劳动关系问题”;而如今的劳动经济学教材虽然用遣词造句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无一例外地陈述“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支”。这种表述的差异并不表示某一种阐述是错误的,而恰恰体现了在中国劳动经济学本身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关系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现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至少从大学博士点设置角度来看是这样的),这意味着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都发生了巨变。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从最初的劳动经济研究逐渐发展独立出来,如果能对它的变化、发展有更好的的认识与理解,将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对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认识。研究的发展变化是否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或者学科发展本身的规律?本文意在探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什么因素影响了这种变化?在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轨迹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问题界定
    1.3 理论文献述评
        1.3.1 研究特征的刻画
        1.3.2 知识产生的路径
        1.3.3 研究的演变与国家传统
        1.3.4 劳动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1.4 理论框架:劳动关系研究的制度嵌入
    1.5 研究方法
        1.5.1 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范式和功能定位
        1.5.2 方法选取的基础
        1.5.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6 章节安排
    1.7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劳动关系”的内涵及经济基础研究
    2.1 劳动关系概念辨析的相关研究
    2.2 “劳动关系”的词源学考证
    2.3 劳动关系的经济基础
    2.4 相关概念的辨析
        2.4.1 产业关系
        2.4.2 劳资关系
        2.4.3 雇佣关系
        2.4.4 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2.5 小结
第3章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历史分析(1978-2015年)
    3.1 分析方法
        3.1.1 历史阶段划分
        3.1.2 样本选取
        3.1.3 变量解释
    3.2 文献数据分析结果
        3.2.1 总体趋势
        3.2.2 研究主题
        3.2.3 方法论维度
        3.2.4 学科视角
        3.2.5 关注群体
        3.2.6 主要贡献
        3.2.7 国际化趋势
    3.3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阶段变化与特征
        3.3.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3.3.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3.3.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3.3.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3.3.5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劳动关系研究的国际比较
    4.1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
        4.1.1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历史渊源
        4.1.2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特征
    4.2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
        4.2.1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渊源
        4.2.2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特征
    4.3 中、美、德三国的比较分析
        4.3.1 理论比较
        4.3.2 研究主题比较
        4.3.3 研究方法比较
        4.3.4 学科、专业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制度嵌入
    5.1 政治经济制度环境
        5.1.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5.1.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5.1.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5.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5.2 劳动关系政策
        5.2.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5.2.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5.2.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5.2.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5.3 学术传统
        5.3.1 “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认识论
        5.3.2 劳动关系学科发展基础
        5.3.3 “尊劳”思想传统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劳动关系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国内劳动关系研究可视化分析[J]. 宋世俊,顾绚,孟琳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23)
[2]论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J]. 钱叶芳,王林清.  中国劳动. 2015(19)
[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研究——基于245家企业调查数据[J]. 何勤,孟泉,李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11)
[4]“集体劳动争议”与“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对话——集体劳动争议相关概念之辨析[J]. 冯喜良.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09)
[5]弹性用工模式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J]. 刘红霞,杨语佳,宋湛.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4)
[6]我国当前群体劳动争议的概念辨析和应对思路[J]. 王全兴,刘焱白.  中国劳动. 2015(02)
[7]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J]. 曹绪红.  东岳论丛. 2014(10)
[8]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的问题、困境与个性特征探讨[J]. 谭泓.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7)
[9]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改革的误区与矫正[J]. 李雄.  法学家. 2014(03)
[10]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石丹淅,赖德胜,李宏兵.  经济经纬. 2014(03)



本文编号:3674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74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