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9 05:10
  王韬是晚清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19世纪后半叶中国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背景、独特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海外经历、边缘化的个人身份等诸多因素,促使他成长为一位学贯中西、善于独立思考并富有家国情怀的教育改革家。王韬传承并发扬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的传统,形成以服务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新型人才观。他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抨击科举制度毁灭人才,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改革方案,形成“融汇中西”的教育改革思想。学校教育方面:主张渐进改革科举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在基层普遍设立新式学校,把女子纳入教育对象;设立各类专科学校,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社会教育方面:译著大量近代科学书籍,创办第一份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的近代报纸——《循环日报》,著文立说宣传变法,倡议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先进中国人关注现实、学习西学、热心洋务。尤为可贵的是,王韬积极将教育改革思想付诸实践,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长达12年,对该书院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进行了宝贵的探索。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极富...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第一章 王韬主要生平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近代苏州的衰退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第二节 主要生平
        一、成长甫里,才华初显
        二、佣书西舍,接触西学
        三、流亡香港,思想飞跃
        四、漫游海外,眼界大开
第二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
    第一节 新型人才观
        一、“自强尤以得人为先”
        二、“惟以材干品诣为衡量”
        三、“才有数等”
        四、“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
    第二节 批判晚清教育和科举制度
        一、揭露晚清教育弊端
        二、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第三节 学校教育改革
        一、改革科举制度
        二、普及大众教育
        三、培养实用人才
    第四节 社会教育改革
        一、译著近代科学书籍
        二、创办《循环日报》
        三、积极宣传变法主张
        四、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
第三章 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实践
    第一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创立
    第二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
        一、秉承办学宗旨,确立教育目标
        二、改革招生模式,扩大教育对象
        三、重构教学内容,引进西学知识
        四、聘请外籍教师,集聚国内名师
        五、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第三节 创新考课制度
        一、考课制度的建立
        二、考课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深厚的儒学修养
        一、经世致用的报国理想
        二、求变革新的创新思想
        三、崇尚中庸的哲学方法
        四、“大一统”的传统意识
    第二节 长期的西学熏陶
        一、全新的“夷夏观”
        二、“重民”的民主思想
        三、实用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三节 友人的影响
        一、国外友人
        二、国内友人
第五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第一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特征
        一、民族性
        二、实用性
        三、开放性
        四、矛盾性
    第二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贡献
        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践行者
        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推动者
        三、近代新学发展的先驱者
    第三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局限
        一、过分强调“教育救国”的作用
        二、未能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三、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论体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984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84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