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1:20

  本文关键词: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液压系统在外界负载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作用下会产生干扰力矩,尤其是在双马达控制的回转系统中,当双马达输出同步误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造成两个马达之间的相互阻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除了考虑折臂式随车起重机整体回转的动态稳定性之外,在系统负载变化情况下,保证双马达系统的力矩输出的同步控制精度也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大功率的工程机械而言,现行的液压同步控制策略,往往过于复杂,很难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或者是附加条件过多影响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与通用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实用有效,造价合理的控制方法。本论文首先对系统中子回路系统的静、动态回转特性、指令输入误差和负载干扰误差做了详细分析,为研究双马达的同步控制误差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做了前期探索研究。为了减小随车起重机双马达回转同步误差,建立了模糊PID同步控制器,从而适应实际工作过程中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分析了回转机构及其各元件构造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双马达回转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变量马达、流量阀等元器件的传递函数,并通过对传递函数的研究找寻影响系统动态特性的相关因素。2.通过超前-滞后校正、PID校正等方法对回转子系统特性(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调整时间、位置误差、干扰误差等)进行了校正优化,并分析了影响这些性能指标的一些关键参数,达到稳定性与误差控制的最佳参数匹配,为后续双马达同步控制设计提供了数据。3.通过对比不同同步控制理论、同步技术分类以及常用同步控制策略,根据本课题的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方法。4.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通过模糊PID同步控制器对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性能比较。通过对各种方法仿真结果的对比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模糊PID控制下系统相比于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稳定性及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
【关键词】:折臂式随车起重机 回转机构 同步控制 模糊PID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21;TP27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0
  • 1.1.2 折臂式随车起重机综述10-12
  • 1.2 液压同步控制技术及研究现状12-15
  • 1.2.1 仿真技术在液压系统中应用12-13
  • 1.2.2 液压仿真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13-14
  • 1.2.3 国内外同步控制技术及研究现状14-15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回转同步驱动系统总体设计16-24
  • 2.1 回转系统结构与原理16-17
  • 2.1.1 回转系统设计16
  • 2.1.2 液压系统设计16-17
  • 2.2 回转工况选择及回转阻力矩计算17-20
  • 2.2.1 回转工况选择17-18
  • 2.2.2 回转阻力矩的计算18-20
  • 2.3 回路元件选择及参数计算20-23
  • 2.3.1 回路元件选择20-22
  • 2.3.2 参数计算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双马达回转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24-40
  • 3.1 阀控双马达回转系统建模24-26
  • 3.1.1 双马达的数学模型24-25
  • 3.1.2 元器件的数学模型25-26
  • 3.2 影响回转精度因素分析26-37
  • 3.2.1 单路马达回转特性分析26-28
  • 3.2.2 系统超前-滞后校正28-30
  • 3.2.3 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30-32
  • 3.2.4 回转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32-34
  • 3.2.5 NCD非线性优化34-37
  • 3.3 本章小结37-40
  • 第四章 回转同步控制方案及同步误差分析40-50
  • 4.1 同步控制方案40-41
  • 4.1.1 同步误差40
  • 4.1.2 液压同步技术的分类40-41
  • 4.2 常见同步控制策略41-44
  • 4.2.1 同步控制方案分类41-43
  • 4.2.2 输出量反馈方式分类43-44
  • 4.3 常见液压同步方案44-46
  • 4.3.1 液压同步方案分类44-46
  • 4.3.2 方案的选取46
  • 4.4 同步误差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46-48
  • 4.4.1 耦合作用46
  • 4.4.2 系统及元件本身的差异46-47
  • 4.4.3 外界环境变化及干扰47-48
  • 4.4.4 系统非线性因素的影响48
  • 4.5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双马达同步控制器设计50-64
  • 5.1 同步控制方案50-53
  • 5.1.1 方案选取及模型建立50-51
  • 5.1.2 仿真结果及分析51-53
  • 5.2 常规PID控制策略53-55
  • 5.2.1 仿真模型建立53-54
  • 5.2.2 仿真结果及分析54-55
  • 5.3 模糊PID控制策略55-62
  • 5.3.1 模糊理论简介55
  • 5.3.2 控制系统设计55-58
  • 5.3.3 模糊PID同步控制器58-62
  • 5.4 本章小结62-6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6.1 结论64
  • 6.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岩;;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的改进[J];机电工程;2007年06期

2 林伟;尹冬至;;基于自由通信协议的多电机的同步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7年08期

3 常雪峰;唐小琦;顾超;;基于外挂式同步控制卡的双轴同步驱动技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11期

4 彭晓燕;刘威;张强;;基于改进型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5 施火泉;一种高精度的多单元传动同步控制方法[J];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张承慧;石庆升;程金;;一种基于相邻耦合误差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5期

7 李长春;孟亚东;刘晓东;周欣;;电液伺服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小明;朱森茂;熊国良;;铁路客车地毯清洗干燥机多电机同步控制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10期

9 谭志峰;刘军营;王建香;刘军;柳星来;;电液位置同步控制及仿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高恒路;桑勇;邵龙潭;;同步控制策略及其典型应用的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兴成;郑继明;杨春德;;连续混沌系统的混合同步控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刘俊利;乌建中;陈雨;;不均衡系统同步控制误差特性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发强;刘崇新;;不同阶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蒲兴成;吴慧莲;郑继明;;统一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朱向阳;刘永岭;张尧;宋强;;谈棒材生产中冷床同步控制的改进[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安维胜;田怀文;杨苗;;水压双缸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安维胜;田怀文;杨苗;;水压双缸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8 张高峰;王军;刘晓平;;基于图形信息的声音同步控制设计与实现[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青芮;陶文华;孙娜;吴旭祥;;一种新的自适应混沌同步控制[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方洁;崔光照;;基于自适应方法的混沌同步控制设计与仿真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克 通讯员 李伶俐;计算机同步控制提高施工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2 盖爽;整提同步控制核心技术国内领先[N];建筑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网络控制系统同步控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子奇;混沌保密通信中同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梅蓉;时滞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控制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朱东方;欠驱动Lagrange系统的同步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孙克辉;混沌同步控制理论及其在信息加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蒲兴成;混沌同步控制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王磊;复杂动态网络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顾葆华;混沌系统的几种同步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胡成;复杂动力网络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10 李蔚;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庆;恒LE谱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胡文超;双电机雨刮控制器的控制算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范思岩;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马艳秀;一类混沌系统同步控制与镇定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5 谷林;光刻机工件台与掩模台同步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刘威;多电机同步控制技术在卷接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周明明;基于舞台运动效果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8 单英杰;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印花机械同步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9 朱茂林;多电机速度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佟鑫刚;双轴精密离心机同步控制策略与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13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