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3 05:38

  本文关键词: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分组传送网 城域网IP化 MPLS-TP


【摘要】:近年来随着IP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通信业务的IP化已经从电信网络的边缘逐渐向网络的核心蔓延,其承载的业务种类也从原有的固网数据和语音等基础业务,再到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3G/4G业务。在这样的业务需求下,原有的MSTP (Multi Service Transmission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网络显然是难以胜任的,这就需要将原有的MSTP网络改造成IP化的传输网络。如何使这样的升级能够平滑的进行,而不影响现有的业务,这就成为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所共同聚焦的技术发展的热点。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是一个基于分组交换内核,支持多业务承载的分组传输技术,其能够为各种业务提供完善的管理功能和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服务,是一种面向连接端到端的传送技术。PTN采用集中式网管进行静态配置,主要制式有MPLS-TP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和PBB-TE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Traffic Engineering,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等。本文重点对基于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介绍了PTN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其次,阐述了分组传送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PTN技术中端到端QoS技术、OAM功能、保护机制、精确时钟同步等。再次,介绍了PTN应用在城域网中的演进规划,分别从物理层和业务层分析了PTN系统的构架。最后,对于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实现框架以及各业务承载方案。
【关键词】:分组传送网 城域网IP化 MPLS-TP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
  • 1.2 PTN技术的发展历史8-11
  • 1.3 PTN技术的应用现状11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1-13
  • 第2章 PTN技术13-25
  • 2.1 PTN技术原理13-18
  • 2.1.1 PTN技术的演变13-15
  • 2.1.2 MPLS-TP分层模型15-17
  • 2.1.3 数据帧格式17-18
  • 2.2 分组传送的关键技术18-24
  • 2.2.1 保护技术19-21
  • 2.2.2 OAM功能21-23
  • 2.2.3 端到端的QoS机制23-24
  • 2.2.4 精确的时钟同步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演进规划25-30
  • 3.1 PTN技术的建网思路25-27
  • 3.1.1 初期建网规划思路25-26
  • 3.1.2 中期演进时期的规划思路26
  • 3.1.3 未来演进时期的规划思路26-27
  • 3.2 业务规划层面的设计27-29
  • 3.2.1 建网初期的业务层规划设计27-28
  • 3.2.2 建网中后期的业务层规划设计28
  • 3.2.3 长期业务层规划设计28-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设计30-48
  • 4.1 系统总体结构30-33
  • 4.1.1 分层模型结构30
  • 4.1.2 网元和功能实体30-31
  • 4.1.3 系统组成31-33
  • 4.2 系统功能模块33-36
  • 4.2.1 务适配模块33
  • 4.2.2 线路适配模块33
  • 4.2.3 QoS模块33-34
  • 4.2.4 交换模块34
  • 4.2.5 路由模块34
  • 4.2.6 OAM模块34-35
  • 4.2.7 保护模块35-36
  • 4.2.8 同步模块36
  • 4.2.9 管理控制模块36
  • 4.3 传输网络结构和传输节点设置36-37
  • 4.3.1 传输网络结构36-37
  • 4.3.2 传输节点设置37
  • 4.4 网络规划设计37-43
  • 4.4.1 网络规模容量37-38
  • 4.4.2 PTN组网方式38-40
  • 4.4.3 网络节点设置40-42
  • 4.4.4 网络可靠性设计42-43
  • 4.5 业务与流量的规划设计43-48
  • 4.5.1 容量分层规划设计43-44
  • 4.5.2 业务接口及链路类型设计44-45
  • 4.5.3 链路规划设计45
  • 4.5.4 业务承载设计45-48
  • 第5章 结论48-49
  • 5.1 全文总结48
  • 5.2 未来研究方向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大明,蔡腾跃;城域网——新竞争 新亮点[J];中国数据通讯;2001年02期

2 ;2002年中国城域网标准与建设论坛在京召开[J];信息网络;2002年04期

3 黄帮明,曾志斌;城域网业务市场需求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育平;中国城域网市场与前景展望[J];通信世界;2003年17期

5 周芳,陶智勇;城域网解决方案发展动态[J];通讯世界;2003年02期

6 ;中国城域网多业务环标准草案取得重大进展[J];通讯世界;2003年02期

7 ;多业务万兆城域网解决方案[J];通讯世界;2003年07期

8 胡琳;打造高质量IP城域网的关键技术[J];电信技术;2005年06期

9 朱辉强;构建安全的电力IP城域网[J];计算机安全;2005年08期

10 吴桢;;面向业务的IP城域网发展思路探讨[J];江西通信科技;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跃宇;;济宁城域网优化设计[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蒯红兵;;试论城域网现状及优化[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胡建军;;IP城域网优化改造方案探析[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4 孙登党;;IP城域网中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选型分析[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孙永丽;;网络转型期城域网的建设与维护问题研究[A];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彭睿;;城域网出口与国干互连的策略[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辛荣寰;;关于“城域网”的合理定义及功能定位分析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胡滨;;宽带IP城域网解决方案[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伍振国;;铁路宽带IP城域网[A];中国电气化铁路两万公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殷宏宇;;IP城域网网络安全浅谈[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港湾助湖北电信扩容城域网[N];人民邮电;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琦;城域网理性更多?泡沫更多?[N];通信产业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霍皓迪;城域网圈地热后的冷思考[N];通信产业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范毅波;打造新型城域网[N];网络世界;2001年

5 ;港湾扩容重庆电信城域网[N];人民邮电;2005年

6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赵慧玲;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城域网[N];人民邮电;2005年

7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张胡笳;IP城域网“进化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8 上海电信信息网络部网络规划工程师 陈磊;运营商的思考:层次化城域网近在咫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9 Craig J Mathias;政府干预阻挠Wi—Fi前行[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赵叶苹;海口拟投资一亿元建无线政务城域网[N];中国税务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广文;面向城域网的网络流量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冬冬;IP城域网优化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静;IP城域网增量规划的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高杰璋;面向广电IP城域网的可扩展路由设计与优化[D];复旦大学;2014年

4 何俊杰;基于OTN技术的城域网组网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蓉;凉山城域网工程项目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锦;基于NetMagic的城域网流量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白瑞;IPv6城域网建设规划与部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海军;DWDM技术在广电城域网中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王凌浩;电信IP城域网网络结构及优化发展方案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江新安;九江电信城域IP承载网规划和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3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903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