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种光锥的空间光信号接收增强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0 13:26

  本文关键词:板条固体激光和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燕山大学》 2015年

基于特种光锥的空间光信号接收增强机理研究

高飞龙  

【摘要】:在蓬勃发展的无线光通信、激光雷达和光源-光纤耦合等领域中,均涉及到空间光信号的有效接收问题。然而,光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光束的偏移,进而影响光接收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如何有效接收空间光信号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光信号接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光信号的偏移问题,提出一种以实心特种光锥作为光学接收装置。研究特种光锥的结构参数对光接收性能的影响,对其耦合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对特种光锥的光接收增强机理进行了实验探索,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了光信号接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射线追踪原理对光在特种光锥内部的传光模型、特种光锥的母线方程进行了研究,为研究特种光锥接收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特种光锥大端半径、小端半径、锥体长度、母线形状等结构参数分别对光接收性能的影响。再次,基于搭建的特种光锥耦合效率测试平台,对不同种类特种光锥的母线形状及耦合效率进行实验测试,以验证比较特种光锥的实际接收性能与理论仿真结果。最后,对特种光锥光接收增强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对特种光锥大端面为曲面时的接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然后对锥体侧面镀高反纳米铝薄膜后的光接收性能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勇刚;李博;;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光通信技术;2006年07期

2 付兴虎;陈振宜;郭强;庞拂飞;王廷云;;直线运动型无线光通信中振动对光接收功率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09年09期

3 黎明;李书明;杨绍文;;空间光通信中分布式天线的信号检测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3年04期

4 方靖岳;张海良;贾红辉;尹红伟;常胜利;秦石乔;;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 applied as receiving antenna in scatter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5期

5 杜霖;马盈盈;祝波;史硕;龚威;宋沙磊;;多光谱对地观测激光雷达接收通道选择方法[J];光学学报;2014年08期

6 林勇;徐智勇;汪井源;张秋芳;宋超;吴建才;;雾天气下多次散射对非视距散射光通信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4年S1期

7 孔梅梅;梁忠诚;张国虎;;采用角度分集接收技术的光学天线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3期

8 董冉;艾勇;肖永军;单欣;;自由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设计及其通信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云峰;基于液晶的非机械式ATP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孝先;崔燕明;吴维农;谈宏量;;FSO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9年01期

2 王旭;袁素芳;聂奎营;冯志荣;胡总华;;降雨对海南地区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J];光通信技术;2009年09期

3 赵静;赵卫虎;李勇军;赵尚弘;王翔;韩磊;李轩;;基于改进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微波/光混合链路中继卫星资源调度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4年01期

4 宋延嵩;佟首峰;董岩;赵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探测器复合轴控制技术[J];光子学报;2014年04期

5 林贻翔;艾勇;单欣;刘宏阳;;船-岸无线激光通信实验[J];光电子.激光;2014年03期

6 曾祥梅;惠战强;王烨;周花;;湍流大气对高斯光束聚焦特性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4年04期

7 黎明;黄勇;曹阳;杨绍文;;移动平台上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4年07期

8 赵卫虎;赵静;赵尚弘;邓博于;东晨;李勇军;董毅;;基于数据续传的微波/激光混合链路中继星资源调度[J];光电子·激光;2014年11期

9 巢楚颉;张燕革;艾勇;周浩天;;APT系统外场动态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5年04期

10 崔宁;陈兴林;曹开锐;于志亮;徐川川;;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的模糊自抗扰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丽波;;无线光通信(FSO)技术及其应用前景[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解东宏;廖晓敏;刘向阳;崔玉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云云;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2 邓鹏;新型部分相干光束及其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沈振民;基于LED的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及光学接收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刘维;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指向性误差和波前传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谭毅;板条固体激光和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男;光通信系统跟踪精度测试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曦;基于QD的精确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洁;短距离紫外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其调制解调的FPGA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张先武;大气激光通信脉冲位置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琛;空间光通信中LDPC码和PPM调制的迭代解调译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6 原晓洁;子母弹子弹抛撒参数的存储遥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王乾发;基于QD激光视轴快速、精密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焦荣;多业务大气激光通信机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先鹏;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特性的实验测量与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徐东镪;无线光通信中Viterbi译码器FPGA设计实现[D];重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德强;柯熙政;;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6年02期

2 郑铮;李宁;;激光通信中的分集检测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郭玉彬;光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胡渝,刘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5 易新平;唐友喜;邵士海;吴桐;;分布式发射天线MIMO信号的最优线性检测[J];电子学报;2009年12期

6 陈建文,姚亚峰,刘自力,黄载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光电工程;2004年09期

7 高宠;马晶;谭立英;于思源;潘锋;;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最大后验概率检测[J];光电工程;2007年03期

8 于思源,谭立英,马晶,王俊;激光星间链路中振动补偿技术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4年04期

9 曹阳;艾勇;黎明;谭莹;;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地面模拟实验[J];光电子.激光;2009年01期

10 曹阳;黎明;;远场16km精跟踪系统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丽娟;朱道伟;;大气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广西光学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欣;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数字衍射光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冯艳平;星间光通信ATP跟踪控制环路研究及FPGA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瑞;激光在雾媒质中的传播衰减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江常杯;卫星光通信系统捕获对准跟踪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胡国永;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孙亮;基于光学相控阵的光束扫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龙飞;无惯性光束扫描控制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曹谦;液晶光栅之衍射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耀祥,田维坚,章兴龙,于慧霞,王佑权,刘晓峰;纤维光锥有效透过率的理论分析[J];光子学报;2005年04期

2 史长清;;圆弧光锥出射光能的空间分布及有关问题[J];激光与红外;1980年11期

3 崔志刚;白廷柱;高稚允;;翻修贴片设备在ICCD光锥耦合中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8年02期

4 王玲玲;光纤光锥及其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6期

5 崔志刚;白廷柱;高稚允;金伟其;;光锥耦合对ICCD响应不均匀性的影响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张君福;;场镜和光锥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1980年01期

7 刘蔚;张伯珩;边川平;翟学锋;田维坚;卜江萍;;光锥与TDI-CCD耦合监控中测试目标的一种实现方法[J];光子学报;2006年07期

8 吴烨;;一千零一夜中的勇士 波斯王子4:时之砂[J];软件导刊;2004年01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驹;范卫东;;非球面光锥的设计[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2 张薇;田维坚;王耀祥;;光锥的调制传递函数理论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王耀祥;田维坚;章兴龙;黄琨;;光锥与CCD耦合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录;光锥分布振幅及其在非微扰QCD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飞龙;基于特种光锥的空间光信号接收增强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郑玉;光纤光锥光学特性研究与测试[D];中北大学;2007年

3 张薇;用MTF评价光锥成像质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4 刘海燕;B→K~*_0(1430)π衰变的光锥QCD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板条固体激光和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8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