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2种丁香对供氮处理及淹水胁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6-11-14 12:25

  本文关键词:2种丁香对供氮处理及淹水胁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2种丁香对供氮处理及淹水胁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响应

王美杰  

【摘要】:丁香属植物具有喜光耐阴,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特点,经常在北方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树木而存在。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降水的增多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丁香经常处于淹水条件下生长。氮素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多种林木苗木培育过程中均有氮素营养使用研究。为此本文确定了2个研究内容:(1)氮肥水平和形态对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2)氮肥水平和形态对淹水胁迫下的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既可以为丁香苗木培育的氮肥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又可以为提高丁香的淹水适应性提供参考。供氮水平和氮素形态比例对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生长和光合响应曲线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较多的氮肥供应可以促进2种丁香的生长,其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明显高于没有氮肥供应的处理。较高的氮素水平更好的促进了丁香叶绿素的合成,从而提高了丁香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当铵态氮:硝态氮=2:2时,氮素水平为30mmol·L-1和40 mmol·L-1分别分为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最佳氮素营养用量,此时2种丁香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施用氮素水平不同形态的氮肥对2种丁香的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混合施用不同的形态的氮肥对丁香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施用某一种形态的氮肥。其中,相对较高比例的硝态氮可以更好的促进紫丁香的生长,而等量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则对小叶丁香的促进更为显著。当氮素水平为20mmol·L-1时,铵态氮:硝态氮为1:3和2:2分别是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最适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从两种丁香的生长量看,氮素形态对紫丁香的影响不大,但小叶丁香更偏好于硝态氮。淹水胁迫下的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生长和生理特性对氮肥水平和形态的相应研究发现:减少丁香的氮素供应水平可以更好的提高2种丁香的抗淹水能力。2种丁香的SOD、POD活性均高于施用较高氮素水平的处理组。经过铵态氮:硝态氮=2:2,氮素水平为0mmol·L-1处理的2种丁香抗淹水性最强。改变2种丁香施用的氮素的形态比例会对2种丁香的抗淹水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单一的铵态氮作为氮肥的紫丁香的处理的POD、SOD活性高于其他四组处理的紫丁香;而小叶丁香的抗淹水性最佳的处理为施用硝态氮作为单一的氮素供应。经过氮素水平为20mmol·L-1,铵态氮:硝态氮为4:0处理的紫丁香抗淹水性最强,经过氮素水平为20mmol·L-1,铵态氮:硝态氮为0:4处理的小叶丁香抗淹水性最强。减少施氮量可以增强2种丁香的抗淹水性。而在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施用单一的铵态氮有利于提高紫丁香的抗淹水性,而以硝态氮作为唯一氮源则可以更好的提高小叶丁香的抗淹水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85.26;Q94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天;王素平;郭世荣;孙艳军;;植物低氧胁迫伤害与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4期

2 林玉梅,任军,杨轶囡,张怡,王百成,赵刚,段福玲,高淑秋;利用相对电导率和茎尖水势预报落叶松苗木生活力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3 明军;顾万春;刘春;刘坤;王丽娜;;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J];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03期

4 曹勋;郑新军;李彦;唐立松;;氮过量吸收对地肤暗呼吸速率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秀霞;氮素形态和水分条件对水稻水分生理和氮素代谢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红;郭卫华;徐飞;王仁卿;;三种枣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郭峰;田纪春;孟庆伟;赵世杰;;遮阴后不同小麦品种(系)旗叶光系统Ⅱ(PSⅡ)对强光的响应[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王利;解孝水;李世伟;何涛;;遮荫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4 李东方;李世清;张胜利;蒋爱凤;李生秀;;冬小麦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氮的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5 欧亚丽;李磊;;遮阴对黄精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6 郭二辉;胡聃;田朝阳;胡颖;王从彦;于盈盈;;土壤氮素与水分对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7 杨有为;吴锡冬;;不同栽培密度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8 万燕;吴九林;周宇;;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9 朱永友,吴丽芳,阚晟,王义彰;NaHSO_3对草莓生理学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刘晓明;杨延杰;李天来;;光强对番茄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开跃;杨统一;李晓储;徐海兵;;中山陵异龄复层混交林群落中深山含笑的光合特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陈日远;苏蔚;郭晶心;陈章奇;;芥蓝生长发育与几种酶活力的变化[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兴;王云云;车代弟;;哈尔滨市不同生境下紫丁香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4 赵军胜;王家宝;王留明;高明伟;陈莹;王秀丽;杨静;;棉花不同栽培型品种的发育特点及生理指标比较[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孟昕;;北京地区丁香属种质资源收集以及园林应用[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6 王照兰;赵丽丽;杜建材;杨持;;扁蓿豆四个品系光合-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守江;初始密闭包装及联合1-MCP处理控制梨和葡萄产后品质劣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李海东;一氧化氮对杂交酸模(Rumex K-1)光合电子流分配及渗透胁迫抗性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韫;红松、白桦幼期对NH_4~+/NO_3~-氮源利用特点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影响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麦博儒;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李继伟;栽培管理措施和环境胁迫对柳枝稷生长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世民;杂交水稻对生态环境和弱光胁迫的适应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永安;在不同氮、钾施用量和遮阴条件下麻疯树幼苗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红云;丹参生长模拟模型及活性成分积累的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颜彦;蒙药山沉香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贾永霞;外源亚精胺提高黄瓜幼苗低氧胁迫耐性的生理调节功能[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盐胁迫下高粱新生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的系统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阳;氮素形态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健;施钾对高品质棉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锐;芹菜生长发育对UV-B辐射增强与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殷秀敏;酸雨、UV-B和光强胁迫对5种常绿阔叶树幼苗叶绿素荧光和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王林云;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赵丽娟;5种鼠尾草的光合生理特性及耐旱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殷翔;丁香叶提取物贴片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朱(?);遮荫对牡丹光合特性及观赏品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潘玉银;两种綟木亚科有毒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济春;林钊沐;罗微;茶正早;林清火;;矿质营养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2 张玉屏,李金才,黄义德,黄文江;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3 肖青亮;郑诗樟;牛德奎;;施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4 徐泽珍;;我国水资源现状与节水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6期

5 江力,张荣铣;不同氮钾水平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李会合;;氮素形态配比对莴笋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年03期

7 白明霞;丁香优良品种繁育特性[J];北方园艺;1999年01期

8 李锡泾,徐典朋,娄伟,李新蓝,张照荣,刘书礼,牛玉仙;用生化方法研究不同品种小麦的光呼吸[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2期

9 于秋菊,吴锜,林忠平,李景富;植物水孔蛋白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吴国良,杨志红,刘群龙;丁香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建平;曹凑贵;蔡明历;原保忠;翟晶;;水分胁迫与氮素营养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李振怀,张冬梅;干旱和淹水对棉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10期

2 王洪春;罗宗雅;方建雄;;小麦淹水死亡原因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63年02期

3 姜玉萍;郝婷;邹宜静;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淹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4 魏和平,利容千,王建波;淹水对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0年08期

5 钟雪花,杨万年,吕应堂;淹水胁迫下对烟草、油菜某些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年05期

6 李航;;植物淹水胁迫对各生理特性的影响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7 郑素珊;张育松;张忠洋;;淹水对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8 李金才,董琦,余松烈;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1年04期

9 王钊;崔江慧;陈正;陆秀君;刘文菊;;淹水-控温模式下砷污染水稻土溶液中砷形态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10 衣英华;樊大勇;谢宗强;陈芳清;;模拟淹水对池杉和栓皮栎光合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靖元孝;肖林;韩慧丽;李国梁;詹重贵;;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幼苗对长期淹水的反应初报[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陈立松;刘星辉;齐一萍;;果树对水分过多的反应[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祖新;唐万虎;邹锡玲;郑用琏;;玉米根系对淹水胁迫的早期响应及耐渍相关基因分析[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李义纯;周权锁;葛滢;;淹水还原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中Cd存在形态活性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宋学贞;杨国正;罗振;张冬梅;唐薇;董合忠;;叶面喷施硝普钠对棉花淹水伤害的缓解效应[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毕明;谭秀山;刘建栋;毕建杰;;开花后淹水对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贝贝;张勇;;同步荧光法研究淹水及老化作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PAHs迁移转化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陈大清;吴功庆;朱云芬;陈双建;李亚男;;转ADH1烟草响应淹水胁迫的生理特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陈建勋;卢瑛;沈宏;丘林义;罗永珍;金卫斌;;不同淹水程度大豆抗逆性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马雪荣;[N];昆明日报;2010年

2 首席记者 李严;[N];昆明日报;2014年

3 ;[N];吉林农村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立忠;[N];铁岭日报;2010年

5 记者  师擎;[N];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玲;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殷士学;淹水土壤中硝态氮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相关作者

>苏玲 >殷士学

2种丁香对供氮处理及淹水胁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响应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2种丁香对供氮处理及淹水胁迫的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74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