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热激蛋白质与异三聚体G蛋白质的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7:07

  本文关键词: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热激蛋白质与异三聚体G蛋白质的作用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稻稻瘟病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侵染引起,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可造成水稻的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作为重要的水稻产区,也深受其害。探明水稻对稻瘟病菌侵染的感知、传导与响应的分子机制,指导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水稻新品种,是避免水稻因稻瘟病而大幅减产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研究表明,热激蛋白质(Heat shock protein, Hsp)与异三聚体G蛋白质(Heterotrimeric G-protein)是生物体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蛋白质。但目前对异三聚体G蛋白质和Hsp在水稻应对稻瘟病菌胁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水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为试验材料,首先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2-DE、质谱技术、基因芯片分析技术以及qRT-PCR技术分析稻瘟病菌生理小种GUY 11侵染胁迫后2d、4d和6d下水稻叶片异三聚体G蛋白质和热激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然后,通过1DNative-PAGE、2D SDS-PAGE和Pull-down等技术,分析稻瘟病菌胁迫下与水稻的互作蛋白质,结果如下。1、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前人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抗性基因序列,通过BLAST和BWA软件查找各抗性基因在日本晴基因组的位置及其SNP位点,发现与GUY11感病的水稻品种C039相比,在日本晴基因组中定位到Pish, Pi-d3, Pi-56, Pi-21和Pi-37抗性基因位点及SNP。2、应用2-DE技术和MALDI-TOF-TOF-MS质谱技术分析稻瘟菌侵染2d、4d和6d下水稻叶片蛋白质的表达差异。鉴定出了2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17个蛋白质的表达量在三个胁迫时期均上调,其他5个蛋白质的表达量在3个胁迫时期均下调。根据质谱结果和GO分析结果,这22个差异蛋白质可分为抗逆相关蛋白质、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和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质三类。其中,在抗逆相关蛋白质中发现了6个热激蛋白质,分别是Hsp90、 Hsp70、Cpn60、Hsp17.9A、Hsp17.4和Hsp16.9A,均为上调表达,表明热激蛋白质在水稻应对稻瘟病菌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3、从NCBI数据库下载获得水稻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GUY11胁迫48h下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GSE9450),应用工具GEO2R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发现其中有4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与上述差异表达蛋白质相匹配,且在抗病水稻品种中的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其中,有两个蛋白质是热激蛋白,分别是Hsp17.9A和Cpn60,表明热激蛋白表达量的高低可能与不同水稻品种的不同抗稻瘟能力有关。4、qRT-PCR的结果发现,G蛋白各亚基在稻瘟病菌侵染下的表达量大多受到抑制,但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总有不同的G蛋白亚基表达量不再呈现下调。结果表明,尽管稻瘟病菌能抑制G蛋白各亚基的表达,但是水稻可能在稻瘟病菌的抑制下仍能通过调控不同的G蛋白亚基的表达来向下游通路传递胁迫信号。5、Native-PAGE发现了3个蛋白质复合体,包含4个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和2个抗逆胁迫相关蛋白,并通过GO分析推测这些蛋白质体内互作的可能。His Pull-down结果检测出了5个可能与Hsp17.9A蛋白互作的蛋白质。推测在稻瘟病菌胁迫下,Hsp17.9A表达量上调,并通过蛋白质互作将胁迫信号传递给下游互作蛋白,调控水稻体内的氨基酸代谢、碳代谢、蛋白质合成与病原菌防御过程,以应对稻瘟菌的胁迫。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在稻瘟菌胁迫下水稻热激蛋白质和异三聚体G蛋白的作用机制,尤其是从蛋白质表达、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互作的角度,阐明了Hsp17.9A在应对稻瘟病菌胁迫下的作用方式。这些研究结果与本实验室前期对非生物胁迫下热激蛋白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相一致,为下一步应用突变体技术深入开展Hsp17.9A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菌 热激蛋白质 异三聚体G蛋白质 作用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5.111.4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22
  • 1.1 热激蛋白质12-15
  • 1.1.1 热激蛋白质概述12-13
  • 1.1.2 水稻热激蛋白质研究进展13-15
  • 1.2 异三聚体G蛋白质15-17
  • 1.2.1 异三聚体G蛋白质概述15
  • 1.2.2 植物中的G蛋白质研究进展15-16
  • 1.2.3 水稻异三聚体G蛋白质研究进展16-17
  • 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概况17-21
  • 1.3.1 免疫共沉淀18
  • 1.3.2 蛋白质亲和层析18
  • 1.3.3 酵母双杂交18-19
  • 1.3.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9
  • 1.3.5 蛋白质芯片技术19-20
  • 1.3.6 Pull-down技术20-21
  • 1.3.7 Far-Western blotting技术21
  • 1.3.8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21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21-22
  • 2 材料与方法22-34
  • 2.1 材料22
  • 2.2 材料处理22-23
  • 2.3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序列差异分析23
  • 2.4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23-27
  • 2.4.1 双向电泳分析23-26
  • 2.4.2 差异蛋白质表达图谱的建立及差异点的鉴定26
  • 2.4.3 凝胶蛋白质点的酶解26
  • 2.4.4 MALDI-TOF/MS和MALDI-TOF/TOF/MS26
  • 2.4.5 Gene Ontology(Go)分析26-27
  • 2.4.6 共表达网络构建及功能模块鉴定27
  • 2.5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27-28
  • 2.5.1 基因芯片数据的获取与分析27
  • 2.5.2 Real time qPCR27-28
  • 2.6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叶片互作蛋白质分析28-34
  • 2.6.1 非变性凝胶的双向电泳28-29
  • 2.6.2 Pull down分析29-34
  • 3 结果与分析34-53
  • 3.1 稻瘟病菌侵染下水稻的发病症状34
  • 3.2 日本晴水稻应对稻瘟病菌胁迫的主效抗性基因分析34-35
  • 3.3 稻瘟病菌侵染胁迫下日本晴水稻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与分析35-43
  • 3.4 日本晴水稻应对稻瘟病菌胁迫的蛋白质共表达分析43
  • 3.5 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基因的差异表达43-44
  • 3.6 Real time qPCR对G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44-45
  • 3.7 稻瘟病菌侵染胁迫下日本晴水稻叶片互作蛋白质分析45-53
  • 3.7.1 1-D Native-PAGE/2-D SDS-PAGE分离45-50
  • 3.7.2 His Pull-down分析50-53
  • 4 讨论53-58
  • 4.1 日本晴水稻应对稻瘟病菌胁迫的主效抗性基因分析53-54
  • 4.2 稻瘟病菌侵染胁迫下日本晴水稻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54-56
  • 4.2.1 抗逆胁迫相关蛋白质54-55
  • 4.2.2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55-56
  • 4.2.3 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质56
  • 4.2.4 小结56
  • 4.3 稻瘟病菌侵染胁迫下日本晴水稻叶片差异表达基因56-57
  • 4.4 稻瘟病菌侵染胁迫下日本晴水稻叶片互作蛋白质分析57-58
  • 5 小结58-60
  • 参考文献60-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波,张正光;稻瘟病菌无性重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董继新,董海涛,何祖华,李德葆;一个水稻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互作相关新基因的克隆[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年01期

3 余艺涛;稻瘟病生理小种田间鉴测及防治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4 邱福林,王大为;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垦殖与稻作;2004年03期

5 高朝斌;稻瘟病高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福建农业;2005年06期

6 孟军,赵明富,何月秋;稻瘟病菌重组研究概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王伟新;福建省2004年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02期

8 张永庆;赵明富;何月秋;;稻瘟病菌诱导突变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朱水财;;稻瘟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J];福建稻麦科技;2006年03期

10 任金平;郭晓莉;郑民;杨晓辉;刘小梅;李莉;孙辉;;吉林省稻瘟病菌对水稻品种的致病谱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雯雯;张正光;王源超;郑小波;;稻瘟病菌SNARE蛋白Mgsec22功能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文平;王嘉琪;李彦利;王海;温嘉伟;任金平;王继春;;中国东北吉林省稻瘟病菌与水稻品种互作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继圣;郑士琴;郑武;周洁;鲁国东;王宗华;;全基因组预测稻瘟病菌的分泌蛋白[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世宏;靳春鹏;阳晓红;魏毅;刘金亮;潘洪玉;赵文生;彭友良;;东北极端低温对稻瘟病菌的致变效应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俊;刘杏忠;;稻瘟病菌一个新基因的分子功能研究[A];20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博谊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徐鑫;龙子文;赵传纪;刘新琼;王春台;;武陵山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晓梅;郭晓莉;姜兆远;李莉;孙辉;任金平;;2008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及致病性分析[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8 林成增;周洁;郑祥梓;王琴秋;何守贵;王宗华;鲁国东;;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晓寒;周腾胜;陈继圣;王宗华;;稻瘟病菌中一个假定的ADP核糖基化因子ARF6的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甘代耀;翁启勇;王乌齐;江文清;;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抗病育种[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峰邋方又平;江西 严把种子关控制稻瘟病[N];农民日报;2008年

2 农业植保专家 任金平;用水稻品种混栽技术控制稻瘟病[N];吉林农村报;2014年

3 植保专家 任金平;稻瘟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N];吉林农村报;2014年

4 屈明光 曾德禄;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获重大突破[N];农民日报;2000年

5 田伯光;日本发现抗击稻瘟病基因[N];农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汪波;攻克稻瘟病[N];人民日报;2001年

7 曾德禄 王立新;我省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获重大突破[N];云南科技报;2000年

8 冯国明;近年稻瘟病为何高发[N];湖南科技报;2007年

9 ;保护性稻瘟病防治剂——三环唑[N];四川科技报;2001年

10 涂飞;水稻病害防治[N];四川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稻瘟病菌精氨酸合成途径基因的功能分析及稻瘟病菌代谢组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环晶;粳稻地方品种薄稻苗期抗稻瘟病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妍;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等位基因鉴定及抗瘟新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董妍涵;稻瘟病菌田间菌株98-06的基因组、互作转录组分析以及效应分子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玲;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相关基因MoPEX19及MoPEX11家族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陈岳;转录因子MoAp1调控的相关基因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中的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茹艳艳;稻瘟病菌肌苷-5'-磷酸乳酸脱氢酶及SNARE蛋白MoVam7和MoSec22调控的分泌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杨娇艳;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14α-去甲基化酶与抑制剂的结合特性与新型杀真菌剂筛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江鸿;我国稻瘟病菌新鉴别体系的构建及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10 王立安;钙信号传导途径参与稻瘟病菌生长及致病性的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家顺;苯甲酸对稻瘟病菌作用机制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许鸣一;稻瘟病菌四种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夏令治;超级早稻中早39的抗稻瘟病遗传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陈杰;西南地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和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D];西南大学;2015年

5 童源;稻瘟病孢子图像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黄鹏云;组蛋白H3甲基化模式在稻瘟病菌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易军;稻瘟病菌对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谢倩凤;稻种资源的抗瘟性评价及分子标记鉴定[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9 李莹;抗稻瘟病早粳稻空育131(Pid2/Pid3)的培育[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唐郑华;稻瘟病菌Rho3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热激蛋白质与异三聚体G蛋白质的作用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71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