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新疆地区马胃蝇宿主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3:10

  本文关键词:新疆地区马胃蝇宿主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国启动普氏野马重引入项目以来,马胃蝇已成为限制普氏野马成功野放的重要生物因子,了解马胃蝇在宿主体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十分重要。本研究针对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马胃蝇在宿主体外生物学过程在文献中有诸多不明及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科学问题,运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3年3-4月对保护区内本地家马群进行野外跟踪调查,29天共检查173堆家马新鲜粪便,分别在3月19日、3月27日和3月31日各发现自然排出的黑角胃蝇老熟幼虫1只,调查期间没有发现其他马胃蝇老熟幼虫,对比本研究结果及前人的调查研究得出,3-4月不是马胃蝇老熟幼虫的排出高峰期,结合当地马科动物活动规律,推测本地家马不是野放野马重复感染马胃蝇的主要感染源。(2)2014年6-8月对保护区内对野马粪便中自然排出的马胃蝇老熟幼虫存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211堆野马新鲜粪便共发现16只自然排出的黑腹胃蝇老熟幼虫,在粪便表面发现的幼虫存活率达100%,而在粪便内的幼虫存活率仅为29%,自然排出的黑腹胃蝇老熟幼虫存活率与其离开宿主时在粪便中所处的位置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推测幼虫死亡更有可能与其在排出过程中的位置有关。(3)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将69只成功化蛹的黑腹胃蝇老熟幼虫按化蛹日期分10组进行实验,运用有效积温法则“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求得黑腹胃蝇蛹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58±0.64)℃,有效积温为(190.954±24.85)d·℃,建立蛹期发育速率与发育温度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V=0.0541+0.0052T)。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线性关系显著(p值=0.001),建立黑腹胃蝇蛹期的发育历期预测模型:N=(190.954±24.85)/[T-(10.58±0.64)]。(4)采用意外死亡野马消化道解剖所得的黑腹胃蝇幼虫,选取了30只成功化蛹的黑腹胃蝇并设置了人为干扰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普氏野马死亡个体中获得的黑腹胃蝇幼虫总羽化率为53%,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人为干扰对黑腹胃蝇幼虫的羽化过程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马胃蝇 老熟幼虫 存活率 有效积温 发育历期预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7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9
  • 1.1. 寄生性蝇类介绍9-10
  • 1.2. 普氏野马10-12
  • 1.2.1. 普氏野马背景介绍10-11
  • 1.2.2. 国内野放普氏野马的相关研究11-12
  • 1.3. 马胃蝇蛆病12-15
  • 1.3.1. 马胃蝇蛆病介绍12-13
  • 1.3.2. 马胃蝇野外调查研究13-14
  • 1.3.3. 马胃蝇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研究14-15
  • 1.4. 昆虫发育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研究15-18
  • 1.4.1. 温度对昆虫的生态学意义15
  • 1.4.2. 有效积温法则15
  • 1.4.3. 有效积温法则的运用15-16
  • 1.4.4. 有效积温法则的研究方法16-17
  • 1.4.5. 国内外有效积温法则研究进展17-18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8-19
  • 2. 研究区域概况19-21
  • 2.1. 自然条件19
  • 2.2. 动植物资源19-20
  • 2.3. 人为活动20-21
  • 3. 马胃蝇排出动态调查21-24
  • 3.1. 研究方法21
  • 3.2. 研究结果21-23
  • 3.3. 讨论23-24
  • 4. 自然排出的马胃蝇幼虫死亡情况调查24-27
  • 4.1. 研究方法24
  • 4.2. 研究结果24-26
  • 4.3. 讨论26-27
  • 5. 黑腹胃蝇蛹发育历期研究27-31
  • 5.1. 研究方法27
  • 5.1.1. 实验材料的收集27
  • 5.1.2. 实验工具27
  • 5.1.3. 研究方法的选择27
  • 5.2. 研究结果27-30
  • 5.3. 讨论30-31
  • 6. 黑腹胃蝇羽化实验31-34
  • 6.1. 研究方法31-32
  • 6.1.1. 实验材料来源31
  • 6.1.2. 实验工具31
  • 6.1.3. 研究方法31-32
  • 6.2. 研究结果32-33
  • 6.3. 讨论33-34
  • 7.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1
  • 个人简介41-42
  • 导师简介42-43
  • 获得成果目录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延;何秋隆;魏航;杨娟;李俊;陆温;郑霞林;;室内自然变温下朱红毛斑蛾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植物保护;2015年01期

2 杨健梅;张东;胡德夫;初红军;陶永善;范晓泽;李凯;;马胃蝇蛆病造成马体损伤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5期

3 刘姝;初红军;王渊;陶永善;邵长亮;刘冬志;;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重引入区域的社区保护意识调查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3年01期

4 刘善辉;胡德夫;初红军;曹杰;曹玉成;李凯;;黑腹胃蝇三龄幼虫形态学和成虫行为方式研究[J];草业科学;2012年08期

5 韦昌华;陆永跃;曾玲;;自然变温条件下番石榴实蝇发育历期、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6期

6 初红军;蒋志刚;葛炎;蒋峰;陶永善;王臣;;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种群密度和数量[J];生物多样性;2009年04期

7 赵姝荣;高智辉;卜书海;刘满堂;鲁晓琳;;花斑皮蠹在自然变温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张赫凡;李凯;陈金良;胡德夫;恩特马克;;普氏野马寄生虫的监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金良;胡德夫;李凯;曹杰;孟玉萍;崔媛媛;;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J];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凯;吴专;胡德夫;曹杰;王臣;;中国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胃蝇蛆病新病原体(Gasterophilus spp.)报道[J];畜牧兽医学报;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晟男;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陈金良;放归普氏野马的食物、水源、空间利用及生存对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渊;野放普氏野马生境、种群、家域及同域分布狼活动节律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2 范晓泽;野放普氏野马寄生虫感染程度与免疫应激水平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刘姝;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4 张峰;普氏野马行为节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曹婷婷;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孟玉萍;放归普氏野马食源植物、食性选择及采食对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王俊杰;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地区马胃蝇宿主体外生物学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72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