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6-26 18:12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保持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其品质,这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直立穗的发现,对构建水稻的优良株型来保证其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不同穗型水稻所适应的栽培措施亦不尽相同。研究两种穗型水稻因株型差异造成的群体小气候差异,并充分利用其特点,探索一个适宜的农艺相关措施来改善直立穗型水稻生长环境,使水稻的产量及其稻米品质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了当今育种的必要手段之一。以蜀恢498(弯曲穗籼稻)作为对照材料,并采用裂区试验来分析R499(直立穗恢复系籼稻,品种为主因素)在36.23万穴/hm2、26.46万穴/hm2、17.83万穴/hm2、13.16万穴/hm2、11.90万穴/hm2的栽培密度(副因素)下,其在齐穗期和齐穗后20 d的群体小气候、农艺性状、纹枯病发病率及其产量、食味蒸煮品质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齐穗期还是齐穗后20 d,R499群体内光照强度及垂直光照强度普遍高于对照R498,而R499反射...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技术路线图

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不同栽培密度下两种穗型水稻齐穗期群体光照强度日变化特征图

直立穗水稻R499产量及稻米品质对栽培密度的响应


不同栽培密度下两种穗型水稻齐穗后20d群体光照强度日变化特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淀粉RVA谱对外源硒肥的响应[J]. 田敏,赵祥,韦叶娜,杨国涛,王学春,赵长坤,胡运高.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7)
[2]不同苗期施肥量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 蒋敏,张小祥,吴政,李爱宏,潘存红,肖宁,黄年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4)
[3]贵州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 张波,谷晓平,古书鸿.  浙江农业学报. 2017(11)
[4]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小气候及其产量的影响[J]. 杨国涛,范永义,卓驰夫,黎腊梅,王萌冉,彭友林,胡运高.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黄晶,王学春,郅正鸿,陶诗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03)
[6]不同氮素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J]. 韦叶娜,张杰,杨国涛,李亚男,范永义,蒋芬,陈敬,胡运高.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4)
[7]模拟高温季节稻丛基部小气候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与繁殖[J]. 李凯龙,万品俊,赖凤香,何佳春,郑瑜,张志涛,胡国文,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2)
[8]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J]. 徐正进,陈温福.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2)
[9]籼稻直立穗突变体R499对群体小气候的影响[J]. 葛中英,杨国涛,张杰,易军,范存留,郭连安,胡运高.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6)
[10]秸秆还田下适宜施氮量提高机插稻南粳9108产量和群体质量[J]. 郭保卫,胡雅杰,钱海军,曹伟伟,邢志鹏,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中国水稻科学. 2015(05)

博士论文
[1]稻田微气候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周立宏.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直立重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候选基因克隆与育种利用[D]. 胡运高.四川农业大学 2015
[3]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静.四川农业大学 2013
[4]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扬州大学 2013
[5]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 金峰.沈阳农业大学 2013
[6]纹枯病对双季稻倒伏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吴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2
[7]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 王秋菊.沈阳农业大学 2012
[8]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张玉烛.湖南农业大学 2011
[9]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D]. 孙雯.南京农业大学 2011
[10]中国水稻生产增长与政府管理研究[D]. 展进涛.南京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气象条件的水稻病害短期分级预警系统的研究[D]. 韩国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
[2]长江上游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品质分析[D]. 陈敬.西南科技大学 2019
[3]有机栽培下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粳稻养分吸收机制研究[D]. 余俊.扬州大学 2016
[4]秧龄、移栽密度和播种密度对双季稻生长特性的影响[D]. 刘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5]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D]. 孙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5
[6]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与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研究[D]. 罗凡.上海大学 2015
[7]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变化及区域动态预警研究[D]. 张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
[8]栽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水稻光能利用影响的研究[D]. 王会民.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251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251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