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和谐社会视阈中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30 17:03

  一、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状况

  (一)提出和谐社会构想的主要原因及理论背景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小康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即为“社会更加和谐”,这也成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和谐社会确定为加强党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就“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特征、深刻内涵、遵循原则以及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明确部署,将其确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党提出的和谐社会构想,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以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理论。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民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根源及其具体表现其一,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和新形式,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导致矛盾的激化,进而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所以,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其二,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但是,现阶段我国在改革发展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果矛盾大量积攒,势必会弱化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政治大局的稳定和党的执政权的稳固。所以,应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在党、政府、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目标。

  二、和谐社会视阈中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

        (一)我国经济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其一,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人分配差距,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差距呈现出持续拉大的趋势。尤其对于收入差距而言,这是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因素,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会导致我国经济社会迅速两级分化,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威胁;其二,经济生活矛盾散见于各个方面,如失业与就业矛盾、社会贫富差距矛盾、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等,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三,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新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产生,不同利益群众和社会阶层面对现阶段利益关系的调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诉求和行为模式,极易产生利益冲突,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所以必须妥善解决不同经济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政治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其一,党群与干群中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已成为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党内有小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这既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严重不满。同时领导在决策上的失误导致了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受到一定损害,进而加剧了领导与群众的紧张关系。除此之外,极少部分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了干群关系的和谐。若无法处理好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势必会使党群与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其二,人民群众在实现政治权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由于公民的权利诉求和民主诉求找不到合理的渠道表达,因此他们经常通过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来释放心中的不满情绪,这也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有些部门不但粗暴执法,甚至还知法犯法,这使社会公平和法律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程度的损害,由此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再次,民族与宗教之间的问题愈发突出。民族宗教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会破坏民族安定团结。

  (三)我国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其一,传统与现代文化分歧较大。从某角度上讲,任何事物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的发展都有根可追、有源可溯,传统与现代也不例外,但是现代作为传统的衍生体,它与传统又存在着差异与分歧,这种现象在文化上的表现更加明显。传统讲求的是依存观念,而现代则追求自主独立,这是两者之间较为典型的差异;其二,多元文化的流人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当前,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融汇集愈演愈烈,大部分人的文化观也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势必会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中,一些精神信仰不坚定的人会出现思想混乱,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再次,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引发重重矛盾。文化本身具备世界性和民族性双重属性,导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矛盾冲突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的文化重在强调家庭本位,而西方文化十分重视个人本位,这也是中西方文化非常明显的差异之所在。

  三、和谐社会视阈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路径和方法

  (一)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完善新时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化解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始终拘泥于现状,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必须以发展为基础,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但能够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还有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缓和;其次,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应由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源动力,它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对人的一种肯定,所以,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再次,想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维护好社会公平,这也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具体包括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的不同层面,只有这些层面始终保持平衡,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得以缓和,努力实现这些层面的公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启动利益协调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管理,建立多种社会保障体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探索首先,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通过完善与利益分配相关的表达机制、平衡机制、补偿机制等,从根本上为人民群众实现基本权利提供有力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机会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其次,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强化社会监督管理,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正常执行监督权、参与权,享受一定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深入到反腐斗争中,以达到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目的;再次,强调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养老、医疗保险为建设重点,构建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最后,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其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中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四、结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共同奋斗目标。从本质上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我们要面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状况,始终坚实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树立务实创新、求同存异的基本思想,采取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监督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策略,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稳步发展。

 



本文编号:4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4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