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甄别的影响因素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0:25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数据,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甄别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认知和经验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和媒体的环境因素。提出大学生应阅读正规网站的网络健康信息,提高认知水平;家庭、学校应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化健康意识;媒体应加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净化,增强舆论引导作用。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相关研究回顾
    1.1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1.2 健康信息素养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采集方法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个人因素
        (1)认知水平
        (2)个人经验
    3.2 环境因素
        (1)媒体因素
        (2)社会因素
4 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4.1 阅读正规网站的网络健康信息,提高认知水平
    4.2 家庭、学校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化健康意识
    4.3 媒体加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净化,增强舆论引导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 何奎,郑礼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J]. 倪倩茜.  传播力研究. 2019(06)
[3]社会资本、休闲方式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J]. 胡荣,黄倩雯.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1)
[4]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林婷.  情报探索. 2018(10)
[5]微信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信任度研究[J]. 蔡敬羽,唐伶俐,张蒙.  中国报业. 2018(16)
[6]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J]. 金燕,韩永丽,邓胜利.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06)
[7]大学生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研究[J]. 李月琳,张秀.  图书情报知识. 2018(01)
[8]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视角[J]. 付少雄,胡媛.  现代情报. 2018(02)
[9]大学生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探析及理论模型建构[J]. 王文韬,张帅,李晶,谢阳群.  图书情报工作. 2018(03)
[10]面向电子健康素养的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 李信,李旭晖.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7(04)



本文编号:3711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711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