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文献载体变迁与先唐书籍形成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1 20:41
  书籍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研究书籍的物质形态,对书籍的形成发展、学术思想的转变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书籍整体研究上看,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学者跳出传统研究的束缚,利用新方法新视野对书籍制度、装帧、成书、流传等方面展开研究,成果硕硕,著述颇丰。但焦点多聚集在出土文献的内容上,而对文献物质形态即载体本身关注较少。出土文献载体方面又多集中在简牍形制上,简牍形制研究已进入成熟期,对其他文献载体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但在探究载体形制上,多就形制而形制,对于载体所体现的物质力量揭示较少。文献载体的变迁不仅可以反映书籍的形成发展历程,还可以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知识的产生和传播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本文根据文献载体按材质的不同分为硬质载体和软质载体,硬质载体主要以甲骨、金石为主,软质载体主要以简帛、纸张为主。从书籍的物质性角度出发,以已知的出土材料研究先唐文献载体的变迁与书籍的形成发展,分为四个章节对先唐出土文献载体进行研究,重点集中在载体形制对书籍形成、发展、影响等方面。前三章分别从先唐时期的主流载体形制进行考证说明,分析各个载体在不同时期出现使用和逐渐没落的原...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及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 先唐书籍制度研究的概况
        (二) 书籍载体形制研究
        (三) 载体与书籍形成及发展的相关研究
    三、凡例
        (一) 研究范围界定
        (二) 其他说明
第一章 硬质载体的变迁与书籍的关系
    一、甲骨载体及其文本
        (一) 甲骨载体的整治
        (二) 龟版为典册之辩
        (三) 甲骨《四方风》与《大荒经》《尧典》
    二、青铜载体与书籍
        (一) 青铜载体的发展
        (二) 青铜文本的发展
        (三) (?)公盨铭文与大禹治水
    三、早期石刻
        (一) 早期石刻的形制
        (二) 石刻文本
        (三) 石鼓文与《诗经》
    四、小结
第二章 书于竹帛与书籍经典的确立
    一、简帛的出现与使用
    二、竹帛相关形制问题
        (一) 简牍
        (二) 帛书
    三、书于竹帛与古书经典定型——以《战国策》为例
        (一) 《战国策》定型及流变
        (二) 《战国纵横家书》与《史记》《战国策》对比
    四、小结
第三章 纸简替代与书籍的发展
    一、纸张的产生与普及
        (一) 纸张的制作
        (二) 纸张形制
        (三) 纸张的普及
    二、纸张书写的开放性与书籍的丰富
        (一) 著述之广
        (二) 藏书之盛
        (三) 书肆之兴
    三、纸简替代对文本流传的影响
        (一) 加速文本流传
        (二) 导致文本失序
    四、小结
第四章 古籍计量单位流变及其书籍史意义
    一、文本流传计量单位
        (一) 篇与编
        (二) 卷
        (三) 册
        (四) 本
        (五) 通
    二、官私庋藏计量单位
        (一) 种
        (二) 集
        (三) 部
        (四) 帙
        (五) 函
    三、计量单位变迁的书籍史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85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