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法语德语论文 >

公共政治话语中以术语为手段的掩饰委婉语研究 ——以德国环境讨论中涉及的专业术语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0 16:25
  德国语言学家、德国“年度恶词”评选活动的发起者Horst Schlosser教授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是这样解释“恶词”的,他说:“恶词是字面意义与所指对象明显不符的词。使用恶词,可以避免说出事物的真实名称,从而掩盖真相、夸大事实。恶词的使用可能是无意识行为,但通常情况下都出于特定的目的。在Schlosser看来,恶意诋毁的粗直语和粉饰美化的委婉语同样不可取。比如在提到“鸡笼”(Hühnerk fig)时,动物保护组织了借用纳粹时期的历史名词,称其为“鸡的集中营”(Hühner-Konzentrationslager),以此强调工业化肉鸡养殖的非人道性。与之相对,养鸡场主则使用动物园管理学术语,将鸡笼美其名曰“鸡舍”(Hühner-Voliere),显示他们采用现代技术,提供了适宜家禽生长发育的环境,实现了科学化管理。不论是用贬义的“鸡的集中营”,还是美化的“鸡舍”,都不是对面积较小、限制活动量以实现快速育肥的鸡笼的恰当表达。两者通过隐喻或借喻的手段,将专业领域概念引入日常语言表达,产生了特殊的修辞效果,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赖于大众传媒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 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意义
2. 术语学
    2.1 专用语研究综述
    2.2 通用语的术语化
        2.2.1 隐喻法
        2.2.2 换喻法
    2.3 术语的非术语化
        2.3.1 非术语化的阶段性
        2.3.2 非术语化的特征:语境偏离导致语义变异
        2.3.4 非术语化的积极意义
        2.3.5 对非术语化的语言学批判
3.委婉语
    3.1 传统委婉语研究综述
        3.1.1 委婉语的定义
        3.1.2 委婉语和谎言的区别
        3.1.3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3.1.4 委婉语的语境依赖性
        3.1.5 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3.2 修饰委婉语和掩饰委婉语
        3.2.1 修饰委婉语和掩饰委婉语的语用比较
        3.2.2 修饰委婉语和掩饰委婉语的语义比较
        3.2.3 修饰委婉语和掩饰委婉语的语境因素
        3.2.4 掩饰委婉语和 Doublespeak
        3.2.5 政治正确运动中的修饰委婉语
        3.2.6 纳粹时期德语中的掩饰委婉语
4. 政治话语
    4.1 政治与语言
        4.1.1 语言的政治性
        4.1.2 政治与语言交际
        4.1.3 语言对思维的操纵
    4.2 政治言语行为
        4.2.1 命名/贴标签行为 (benennen/labeling)
        4.2.2 占领概念行为 (Begriffe besetzen)
        4.2.3 论证行为 (Argumentation)
        4.2.4 美化/委婉语行为 (besch nigen/Euphemismen)
    4.3 政治话语中的掩饰委婉语
        4.3.1 政治禁忌
        4.3.2 政治中的欺人之谈
        4.3.3 掩饰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4.3.3.1 修辞手段
            4.3.3.2 词汇手段
        4.3.4 对掩饰委婉语进行的批判
            4.3.4.1 德国“年度恶词”与美国“欺人之谈奖”
            4.3.4.2 年度恶词中的掩饰委婉语
    4.5 篇章小结
5. 以术语为手段的委婉语作用机制
    5.1 术语和委婉语符号学上的相似之处
    5.2 具有委婉语性质的术语
    5.3 术语词汇比通用语词汇更适合用作委婉语
    5.4 术语构成委婉语的要素
        5.4.1 语义特征
        5.4.2 词汇特点
            5.4.2.1 难词
            5.4.2.2 外来语
            5.4.2.3 缩略语
            5.4.2.4 模糊词:无意义形式
        5.4.3 认知手段:隐喻
        5.4.4 句法:名词化和被动态
6. 环境话题中出现的术语及其掩饰功能
    6.1 公共政治话题中的环境讨论
        6.1.1 对立的自然观
        6.1.2 环境讨论中的核心问题
    6.2 环境讨论中受到争议的术语
    6.3 各领域中以术语为手段的掩饰委婉语分析
        6.3.1 核能利用
            6.3.1.1 核废料处理
            6.3.1.2 核事故级别
            6.3.1.3 核电生产
            6.3.1.4 核辐射危害
        6.3.2 污染型化工产品
        6.3.3 自然与生态保护
        6.3.4 垃圾处理
        小结
    6.4 篇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反思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语言学的学科构建——《政治语言学》述介[J]. 卢婷婷.  当代外语研究. 2011(01)
[2]语言中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J]. 张春新.  外语学刊. 2010(06)
[3]新时期科技术语泛化现象分析[J]. 宋培杰.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9(01)
[4]试论术语标准化的辩证法[J]. 郑述谱.  中国科技术语. 2008(03)
[5]政治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语言策略[J]. 窦卫霖.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04)
[6]委婉语的语境制约与解读[J]. 徐宜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7)
[7]论媒介政治语言的研究——从“巴黎骚乱”的新闻报道说开去[J]. 王瀚东,胡华涛.  学术界. 2006(04)
[8]从术语学角度说“进化”及其泛化[J]. 郑述谱.  求是学刊. 2006(04)
[9]试论语言学术语的特点[J]. 郑述谱.  外语学刊. 2006(03)
[10]论国外术语学研究的新趋向[J]. 梁爱林.  外语学刊. 2006(03)



本文编号:290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290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